1.拼命想要从对方的屈服中提升自己的价值,无疑是愚蠢的。
2.人们想要通过这种“好人”的形象,从对方那里获取更多的好感。这大概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的烦恼。
3.在感到迷茫的时候,我们才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让我们纠结的这些选项中,并没有哪一项是绝对优于其他选项的。
4.我们常常无意识地将“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一思想强加给他人。而这所谓的“正确”,让自己和他人都痛苦不堪。
5.我们的不快会经由心灵传达给言行,在言行表现出来之后,再由心灵接收,从而使心情变得更加糟糕。
6.如果我们能对别人好点,不仅能使他人获得内心的平静,在此之前,我们还能是自己的心情更加柔和。
7.人之所以会对别人发脾气,是因为察觉到了别人的愤怒(攻击性)、欲望(掠夺性)、愚蠢(无能性)这三种缺陷。
8.正因为害怕 收到他人的否定,才会在被否定的时候怒火中烧,想着要反驳回去。
如果能明白生气的根本原因,我们也就能多些快乐了。
9.嫉妒并不可耻。对方在性格、职业、遭遇等方面与自己的共同点越多,当他们的幸福指数上升的时候,相对地,我们也就越容易产生“自己的价值下降了”的错觉。
10.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得到了幸福,我们如果会感到不快,也只是非常自然的反应,就跟人类的本能一般。
11.我们的内心很容易因为嫉妒,而把本非敌人的对象当做自己的假想敌。
12.释迦牟尼:“我曾遍寻天下,想看看世上是否存在比我自己更重要的事,却终究无法寻得。”
13.对别人的崇拜、热爱,其实不过是因为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产生了自我价值得到提升的错觉。本质上,我们喜欢的还是自己。我们喜欢的,是像那样专注于某事的自己,自己受到别人所喜爱的自己。
14.“渴爱”——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15.释迦牟尼:“好胜心强的人,总喜欢抬高自己的观点,贬斥别人的观点。因此,他无法摆脱争论。”
16.释迦牟尼:“别考虑自己是优于他人,劣于他人,还是等同于他人……心中不持有任何见解,才能泰然处之。”
17.《经集》中说:“不必因不及别人而感到羞耻,不必为了超过别人而汲汲营营,奕不必执着于证明自己的实力。不要给自己贴上任何的标签,泰然处之,方得心安。”
18.无论何种失败,只要自己能够诚实面对,我们便问心无愧;反之,一旦开始找借口挽回颜面,到中途局面便会变得无法收拾。
19.无论遇上什么事,要是能始终秉持着“实在不行就算了”的态度,少钻点牛角尖,那么人们也许能多多少少放下些肩上的重担,让自己过得轻松些。
20.事事都要逞能,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我们应该大胆承认自己的弱点,也给心灵一点喘息之机。
21.处境艰难的时候,人最容易自乱阵脚。然而越是这样汲汲营营,越难以保持镇静,最后把生活搞得一团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