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个充满神秘故事的地方。
当地老人讲,在没有文字出现时,西藏的历史是用故事流传下来的。
而西藏及西藏人的出现也源于一只猕猴与魔女的爱情故事。
传说西藏大山中的一个魔女爱上了一只猕猴,她将自己的容颜变得很美丽想博得猴子的爱心。可这只猕猴是有佛缘的,并正在修行之中,所以拒绝了魔女的爱。魔女开始做些极端的恶事来报复猴子,并扬言只要猴子不娶,她就不收手。猴子没办法,上了西天。佛祖观世音告诉猴子,娶魔女是另一种修行的开始。猴子听话,娶了魔女。魔女后来生了很多的猴子、猴孙。而山中的果实已不够猴群所需,魔女在不得食物的情况下开始食自己的儿孙。猕猴又来到佛祖面前请求帮助,佛祖给了他种子、泥土和工具。猴群在猕猴的率领下开始劳作,后来站立,便成了生存在青藏高原的西藏人。
文成公主当年支持松赞干布迁址拉萨城时,看到的拉萨城便是魔女仰天而卧所成。因而在魔女心脏的地方建立了大昭寺,并钉上了12根钉子镇住魔女。而这12根钉子就是大昭寺内的12根柱子。
都说西藏是佛教最后的天堂。的确,这里是佛教寺院与经书的聚集地。但震撼每一个游客心的乃是藏民们的虔诚。
听说过“磕长头”和“五体投地”这个词吧?
行进中磕长头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一边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哞),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继续前进。
藏民从小的教育就是“心向拉萨”,因而他们的“磕长头”经常是从迈出家门一直到拉萨、到布达拉宫的。
后来在我去林芝山中的路上就看到了这样“磕长头”前行的人:男的在前,女的在后,还有两个小孩(应该不超过10岁)。当时我们是早上出发,在晚上归来时仍走同样的路线,我们又遇到了他们。计算下来他们一天前行的速度并不快,但每个人五体投地的姿态与神情却丝毫没有变。
在崎岖狭窄荒芜的盘山路上两次遇到他们,让我的心从疑问到感动,最终被无尚的信念所震撼。
当然“五体投地”的人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及许许多多的寺院前你都能看到。开始我们也拍照,处于好奇与新鲜,但后来我们得知至今很多藏民还都将存了一辈子的钱买金子,就为了能让他的金子融化后可以抹在大昭寺的顶上。
大昭寺内的柱子是紫檀木的,目前已是很稀少了。当时伐木的藏民得知木是用在大昭寺内,他想也许他一辈子不能到拉萨,便将自己的牙嵌在了木头中,代表他的心跟着佛。下次你去大昭寺可以看到大昭寺木上的牙不止一颗……听了这些,我们已忘记了拍照。
这时,当地的朋友问我,“拜佛时,你会祈求什么”,我说“当然是求我求亲人得到保佑和降福”。他指正在拜佛的老人家和我说,“她在求世界和平,而且只求这一个”,并补充说“很多藏民都是这样的”。我无法再用镜头对着那些长拜的人了,投去的是我无比敬畏的心。
看着布达拉宫广场前长拜于地和八廊街上不停转经的藏民们,他们的智慧与富有绝对不能用金子来衡量。
他们因献出金子而快乐,而他们的幸福来源于他们从没有丢弃,并且始终虔诚和坚定对待着的信仰。
从没有关注过“转世活佛”的话题,但西藏给我们展示出生命的轮回。
我们可以在“享受当下”的人生格言之中快乐的活着,看来更应该在生活中加入“善待当下”的涵义。
因为当下的每个机缘均来自上世的情缘,而为了下个轮回的成就,善心善举与真心真意是今生今世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