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就要过去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常立志”新年计划层出不穷的时候了。不管你今年的计划是怎样的,你一定得把它加进你的新年计划里——做简单的事。
1
有一道十分出名的四川菜,名曰开水白菜。这道菜乍看起来其貌不扬,甚至寡淡无味,就是清水里泡着几棵白菜心而已。
爱好美食的四川诗人石光华却这样评价说:
代表川菜最高境界的就是开水白菜。一个白菜,用极繁复的手法做出一道看起来简单却是人间至美之味的菜,这也是与中国文化的内核相通的。
有多复杂呢?
这“开水”就是清汤,用鸡、鸭、干贝、猪排骨、云腿的蹄子等料,慢熬四至六个小时,再用鸡茸、牛茸将汤中杂质“吊清”,才得这清澈如水,微带黄色,貌似“开水”的清汤。
这“白菜”只取大白菜的那点黄白色的嫩心,用沸水断生,用清水漂冷,再用滚热的清汤即“开水”自上淋下,直至白菜烫熟。
这“开水”和“白菜”,组合而成,才是所谓的“开水白菜”。
“看起来简单却是人间至美之味”。开水白菜,这道看似最简单的饭菜,却是川菜中最难做的。难就难在它要求高。需要做菜的大师傅具有娴熟的技巧、精准的拿捏、无尽的耐心,才能举重如轻,于简单中蕴含出精致。
最简单的事情,最难做,但是做好了却也最出彩。只因,简单的事情,反而要求更高。
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其简单的外形所迷惑,反而掉以轻心,实际执行中,却被其背后所蕴含的高要求打败,继而空手而归。
2
侄女王小可上初二了,英语学得一塌糊涂。一次期中考试后,被糟糕的成绩刺激到崩溃,于是她决心奋发图强,迎头赶上。四处求教,最后找到了她的远房表哥——一位正在985高校读研的学霸。
学霸表哥推推眼镜,慢条斯理地告诉她:“方法很简单啊,就是上课好好听讲,别分心干别的。课后好好背单词,把课文读熟。”
王小可嗤之以鼻:“你这也太简单了吧?这不跟我们老师唠叨的一样吗!快说,还有没有什么秘籍绝招?”
学霸表哥顿了一下,说:“最多就是做做题,练习一下。就这么简单。”
王小可将信将疑,但是死马当活马医,带着一份怀疑就回去照做了。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王小可的英语成绩仍然大红灯笼高高挂,气的她妈妈要撕卷子。王小可直喊冤:“妈妈!我照着哥哥说的方法做了,可是那也太简单了,一点儿都不管用!不信,你问哥哥,他肯定没说实话!”
学霸表哥摸摸鼻子,笑了,说:“没骗你,确实有用。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你真的试过之后才知道。你老实说,你真的照着做了吗?”
王小可这才抽抽鼻子,低下头认错了:听着挺简单的,可是也太难做到了。
其实,不仅是学生学英语,成人在很多事情上也是这样:那么简单,可就是做不到、做不好。
减肥无非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可是就是“嘴难管,腿难迈”,到头来还是一身肉肉甩不掉。
高效率工作无非就是“专注”,可就是忍不住想碰碰手机,看看视频。结果该下班了活儿还没干完,只好加班,顺便感动一下自我。
看来,这“简单”只是表象,真正难的却是“落实”。从“知道”到“做到”,这中间似乎没那么容易。
3
王小可的学霸表哥就是这么一个把简单的事情做到的人。
中考前,同学有个问题不会做,晚上九点半打电话请教他,惯例客套一下:“不好意思,你还没睡吧,我问你个题。”
学霸特别实在:“我已经睡了半个小时了,你打电话把我闹醒了。啥题啊?”
同学咬牙切齿:“你确定你是要中考的人?怎么敢九点就睡觉!”
因为……他确实有资格九点就睡啊。
白天在学校时,课堂上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路听下来,基本成竹在胸——老师点灯熬油地备课,其知识逻辑是最清楚的、最高效的。旁边的人传纸条啊,说废话啊,根本不参与。
晚上回家,进自己屋里埋头写作业、预习和复习,手机什么的就扔在客厅。写完再出来,和爹妈聊两句,跟QQ群里的同学们闲聊两句,就该洗洗睡了。可不是刚好九点。
读研,别的同学在宿舍打游戏,出门逛街,享受大学生活。学霸周末天天去实验室——导师说,想要做好研究没别的,很简单,就是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
“认真听讲”“专心写作业”“做好每一个实验”……这些都是家长老师说烂了的话,我们都不陌生,而那些真正踏实做到的孩子,一定不会学得太差。
为什么他能做到?因为他够专心,够坚持。一节课好好听,节节课好好听。一次作业好好写,次次作业好好写。一件事情好好做,件件事情好好做。不敷衍、不偷懒,这样的人,谁能阻止他变得优秀?
就像盖房子,把一块块砖结结实实地、按照计划搭上去,最后,一定能盖成气势恢宏的高楼大厦。
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不仅要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位,而不是敷衍了事,更要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下去,才会逐渐看到效果。
想要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我们要就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自律,而这两样对天性喜爱享乐的人类来说,太困难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4
有段时间《寿司之神》这部纪录片很是热闹了一阵子,片子讲述了寿司师傅小野二郎一生奉献于寿司的故事,他拥有一间隐身于东京办公大楼地下室的小店面,曾连续两年荣获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三颗星最高评鉴。被誉为值得花一辈子排队等待的美味。人们称他为“寿司之神”。
如此神人,到底是如何修炼而成的?
片子中,有很多小细节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小野二郎的儿子在烤紫菜。烤完一片,再烤下一片。一个普通的人,一件普通的事,离“神”的距离,就是每天坚持不懈的重复。
小野二郎很直接地说:“我不懂什么叫匠人精神,我只是一直在做寿司而已。”片中,86岁的小野二郎每天做一样的事情——捏寿司,每年只休息一天。
如此简单,却达到了如此高度。
无独有偶,文豪欧阳修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卖油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旁人大惊,卖油翁却说:“吾亦无他,唯手熟尔。”我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奥秘,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在日本,踏实认真、坚持不懈日复一日地捏寿司的人有很多,但能达到小野二郎高度的职人却屈指可数,因为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并不是指一味重复。小野二郎先生说:“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我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我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臻完善,爱自己的工作,一生投身其中。”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会焕发出不简单的光芒。
这就需要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专注于当下,并在简单中找到乐趣、找到坚持下去的力量;不是单纯重复,而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有所追求、有所提高,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通过日复一日地积累,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5
有网友在豆瓣的《走出软件作坊》的书评中这样写过一段话:
“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交了很多学费才知道了这个世界没有神话,只有一些很朴素的道理:便宜的打败贵的,质量好的打败质量差的,认真的打败轻率的,耐心的打败浮躁的,勤奋的打败懒惰的,有信誉的打败没信誉的……”
道理都是朴素的、简单的,道理所对应的结果也是清晰的。
韩寒在其电影《后会无期》中,借助角色之口说:“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曾一度被很多年轻人奉为心声。
原因其实很简单,听到却没做到,如此而已。
人有时候很奇怪,不愿意听大道理,觉得都是大话空话。有时却很爱喝鸡汤,相信成功学。其实鸡汤文里的人生信条何曾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道理呢?
但是人们往往愿意相信那些看似能够瞬间改变人生的道理、愿意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认为那样才能成功。不曾想,真正决定最终成功与否的,就是那一个个朴素的道理、一件件简单的小事。
所谓道理,也是人们坚持做某件事后总结出的规律。你都不去做,怎么能说它没用呢?
年底了,做新年计划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立长志”变成“常立志”,皆因“长志”太宏大,很难真正做下来,所以才会变成“常立志”。其实只要稍作改变,就会有奇效。那就是把目标化解成简单的小事情,然后坚持做下去。也许,那些简单的事情才会是你走向成功最快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