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形象说出了写作者们无素材支撑、无灵感源泉而强写作的窘境。
如何在平常生活中为写作收集各种素材,做一个“刻意而为”的记录者,伊始,一时有点茫然不知所措是必然的。
弗兰克老师详细讲解了如何从多个渠道进行素材收集,如何将收集到的素材为己所用,如何高效便捷地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自如撷取……听后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本次作业要求收集的素材不拘于任何领域,脑洞大的学员们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而我的收集仍有局限性,以后会注意不断拓宽各种渠道,涉猎多种领域。
一、观点
1、市场经济真正的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它可以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可以把人解放出来。我们的阅读,我们的思考,需要做一些小的调整,人的价值才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最高主题。只要中国人得到了拯救,中国必然因为人的解放得到强盛,而且这种性质的国家强盛,才是最为本质的强盛。——陈志武教授
2、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他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居然还侥幸有笔有足够的纸,孤独和可怕的寂寞也许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梁晓声《读书会让寂寞变成享受》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 张载(横渠先生)
4、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总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张五常教授
5、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林语堂先生
二、金句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承丈二十二韵》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读书虽可喜,何如恭践履。——清·刘岩《杂诗》
4、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清·刘岩《读诗》
5、万卷山积,一篇吟成。——清·袁牧《续诗品·博习》
三、例子
1、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典型案例
一位犹太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只填了一美元的贷款凭证,贷款部的经理看着穿着豪华的顾客惊愕地张大了嘴巴。犹太人从皮箱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债券等放在经理的办公桌上问:“这些做担保可以吗?”经理清点了一下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是的,我只需要1美元。”犹太人说着办理完手续,准备离去。一直在一边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跑过来,问:“先生,我是这家银行的行长,我实在弄不明白,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一美元呢?”犹太人答道:“我到这里来,是想办一件事情,可是随身携带的这些票券很碍事,我问过几家金库,想租一个保险箱,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护很好,就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了,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美分。”行长听罢如梦大醒。
2、正确认识“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可道路是曲折的”典型案例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造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看我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从科学输血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3、激励(压力)具有正面作用的典型案例
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于是鹿的数量剧增。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调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捕捉而大批死亡。无奈,人们又只有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恢复了蓬勃生机。
4、人性本善的心理实验典型案例
德国一家人类进化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作简单的动作,比如用夹子挂毛巾,把书垒成堆。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会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比如把夹子掉了,或把书堆碰倒了。此时实验室24个婴儿在几秒钟之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根据研究录像,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看起来急切的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热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证明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5、质量是市场生存之本典型案例
张瑞敏怒砸76台瑕疵冰箱事件
四、故事
1、持之以恒的故事
宋元时期,有个叫陶宗仪的人,他从小就坚持刻苦读书。即使在田地干活的间隙,他也不忘看书。田里没有纸,每当想起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他就立即摘取树叶记录下来,回家后储存在一种口小腹大的瓦罐里,等存满了就埋在树下。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中竟积攒下十几罐树叶。有人问陶宗仪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学习就应该持之以恒。”后来,他把瓦罐一个个打开,取出来时积累起来的树叶,重新进行整理、修改,最后写成长达30卷的《辍耕录》。《辍耕录》记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风貌,成为后人研究宋元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故事
南北朝时,李谧18岁就拜当时的大学问家孔璠为师。孔璠知识渊博,为人谦虚,学生们都很敬仰他。李谧拜他为师后,学习非常刻苦。没过几年,甚至连孔璠都有不如李谧的地方了。一次,孔璠读书时不太理解书中的一段话,就请教李谧:“你看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李谧认真地分析了那段话,然后详细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有人问孔璠:“你做老师的倒要请教学生,就不怕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吗?”孔璠不在乎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老师也不是固定的,谁懂得多,谁就可以做老师。”问他的人听了,信服地点点头。
3、大器晚成的故事
唐代初期的陈子昂是我国著名的大诗人。他家里比较富裕,年轻时的陈子昂并不把钱财当回事,常和一些好朋友到处游山玩水,从来没有想过要好好儿读书。18岁时,陈子昂在学识上还是一无所知。后来,他的父母对他严加教育,他才开始觉得自己学识浅薄,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他开始奋发图强,再也不和原来的那些朋友玩了。他以成年男子的身份,和几岁的孩童一样到乡里的学校求学。经过几年没日没夜的苦读,他终于学有所成,成了一名大学问家,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毁书丢书的故事
英国化学家戴维看书时,常常把书页撕下来看,看后又扔了。这使他的学生们大为震惊,而他轻描淡写地说道,这样看方便,再说,我一生没有时间把任何一本书读两遍,也不打算读两遍。拿破仑也喜欢看书,就是行军时他也带不少书。据说他马车上有个书架,他在行驶时一边看书一边若有所思,看完就将书从马车的窗子里扔出去,他认为,一本书对他有一个启示足够了,再多也消化不了。每次他出行,他的随从会把车里的书架重新装满。
5、磨难励志的故事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五、图片
六、视频
1、《国人阅读习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3OTkxNzU2.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2、《读库老六:阅读是一种性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2ODc5MTAxNg==.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3、《一天》
http://m.wufazhuce.com/movie/686?channel=timeline&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
4、《无翼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gzNjI2NTY0.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5、中国香的格局与源流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xNDk2ODgzMg==.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七、《思考,快与慢》最重要的三句话
1、我用两个因素来描述人类的思维活动,即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和系统2分别产生快思考和慢思考。
2、系统1包含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式,能立即估测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哪些是出人意料的,它是你作出快速直觉性判断的依据,且这种判断十有八九是准确的,而你的所有判断活动几乎都是在这一系统的指引下毫无意识地完成的。
3、重新构架是要付出努力的,而且系统2通常很懒惰,除非有明显的理由需要这样做外,否则,大多数人都会被动地接受在框架下决策问题,因此很少有机会发现我们的偏好受框架约束而不是现实约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