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8第12章&13章

12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君子所持的中庸之道,有“费”和“隐”的特点(即普遍性、隐蔽性、精妙的意思)。匹夫匹妇虽然愚昧,但是对于日常的道理他们也是可以知道的,若要论及这些道理的精微之处,那即使是圣人也会有不知道的奥秘。

匹夫匹妇虽然不贤,但是对于日常的道理他们也是能够实行的,若是达到这些道理的最高标准,那即使是圣人也有不能达到的地方。

天高任鸟飞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天地是十分辽阔广大的了,但仍然不能使人对一切都感到满意。因此,君子所持的道,就大处来讲,天下没有什么能承载得了的;就小处来讲,天下没有谁能剖析得了的。

《诗经》中说:“老鹰高飞上青天,鱼儿跳跃在深渊。”这是说君子之道,和鹰飞鱼跃一样由上到下,显明昭著。

君子所持的中庸之道,开始于匹夫匹妇之间,达到最高境界,便彰明于天地之间,到处存在。

这里说的是:中庸之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存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圣人君子,都可以去追求你心中的中庸之道,“至大莫能载,至小莫能破”,可见,中庸之道是万事万物包含的必然法则。

海阔凭鱼跃

13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孔子说:“中庸之道并不是远离人们的,假若有的人在行道时使它远离人们,那就不可以叫作中庸之道了。”

《诗经》中说:‘砍斧柄啊砍斧柄,斧柄的样子在眼前。’拿着斧柄作样子来砍制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去看,还会以为差异很大。所以,君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到他们改了为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能够做到忠和恕,那就离道不远了。何为忠恕?心中不乐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东西,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海纳百川 有容纳大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君子之道四:即孝、悌、忠、信。

君子之道有四种,我孔丘一种也不能做到。

做儿子的道理在于孝,我常要求做儿子的必须孝顺父母,但我却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做臣子的道理在于忠,我常要求臣子必须忠于国君,但我自己却不能对国君尽忠;

做弟弟的道理在于尊敬兄长,我常要求做弟弟的这样做,但我自己往往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做朋友的道理在讲信用,我常要求别人这样做,但我自己往往不能首先这样做。

在平常道德的实行上,在日常语言的谨慎上,我有许多做得不够的地方,这使我不敢不努力去加以弥补,有做得较好的地方,也不敢把话全部说尽。

言语要照顾到行动,行动也要照顾到言语。如果能这样做,那么君子的心中还有什么不笃实的呢!

慥慥,指的是笃厚真实的样子。

以上是孔子自谦自省的地方,也说明,中庸之道之无穷无尽,无边无际,要好好修炼,中庸之道是宇宙的法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感受到它,找到它,并不断精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1.08.06周五Day218 《中庸》第12章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1]。夫妇[2]之愚,可以与...
    岁月莲上写诗阅读 4,498评论 0 0
  • 通过昨天的学习,知道了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作为凡人的我很难做到中庸,但通过学习慢慢修正自己的言行吧。 今天继续往...
    博学的毛婆婆阅读 4,114评论 5 25
  • 通过昨天的学习,知道了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作为凡人的我很难做到中庸,但通过学习慢慢修正自己的言行吧。 今天继续往...
    博学的毛婆婆阅读 1,365评论 0 11
  • 第01章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3]。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
    苏缘sharon阅读 4,177评论 0 3
  •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钱江潮369阅读 3,308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