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有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使他十分畏惧死亡。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从小体弱多病,学习成绩也不好,家人时常拿他和优秀的哥哥对比,这让他很是自惭形秽。爸爸鼓励他“不要相信你眼前的一切”。
因此阿德勒虽然是个自卑感很重的人,但是他发展的很好。在他的《自卑与超越》等书籍中,都有很多笔墨对自卑感体验和如何超越自卑感进行论述。
阿德勒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他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旨在通过个体心理学的知识,介绍人的行为、性格和精神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及可能形成原因。帮助普通人更好地认识人性,认识这些人性在自己身上体现的程度,从而也认识他人,达成互相理解的基础。
在这本书里,阿德勒在很多地方提到了儿童教育,每一个成人都儿童成长而来,我们学习心理学,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的再教育,一部分是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可以从一个更完善的基础出发,将他们的成长引导到一个健康、整合的方向。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巴别塔的故事。巴别塔是《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故事中人们建造的塔。根据篇章记载,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事件,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
觉得巴别塔这个故事,也可以用来比喻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学习心理学,就是在学习一门关于人心与生命的共同语言,旨在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最终修通爱与慈悲之塔。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01 第一章人的行为
这一章章名是人的行为,但一开篇,阿德勒先开始介绍:精神。
“我们的精神生活和身体的运动是不能被分割开来的。一个人精神领域的所有外在表现都是为同一个目标而服务的。”“只有我们确定了适合自己的目标以后,精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才会相应发生。”
这个目标,在没有觉知的情况下,就是一个无意识的目标,也就是我们说的自动运转,看似不相关的行为,都在共同维护内在核心的潜意识需求。
在这一部分,阿德勒提到“如果说我们想探究孩童现阶段各种行为的根源,我们就一定要懂得换位思考,能够站在他的角度来体会所发生的事。”
精神生活的社会性方面
(一)绝对真理
(二)对社会生活的需要
人类只有在对自己特别有利的环境中才能维持生存。社会为人类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
(三)安全与适应
(四)社会意识
儿童与社会
(一)婴儿的处境
(二)困难的作用
在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儿童遇到的障碍通常会阻碍或歪曲他们的社会认知。这些障碍可能是物质环境上的缺乏,比如由经济、社会、种族或家庭情况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有可能是自身生理缺陷造成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那么也会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相似的阻碍。过多的阻碍,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孩子将变得固执,不能识别什么是爱,也不能恰当地表达关心,因为他们对亲情的认知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缺乏亲情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身上,很难发现任何关心的行为表现。他们对所有爱和亲情持有逃避的态度。
过多的关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与无关爱所造成的影响一样,都是有害的。
这些现象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儿童更应该独立成长。
(三)人作为社会组成物而存在
“总之,社会归属感将伴随人的一生,在一些情况中社会归属感会被扭曲并受到约束,在另一些情况中又会得到扩大、拓宽,甚至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庭成员,还包括他的民族、他的国家乃至全人类。它还可能超越种的界限,扩展至动物、植物、无生命的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时,一个重要的基本依据就是必须把人看作社会的组成物。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就掌握了通过理解人类行为大门的钥匙。”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阿德勒虽然在强调社会归属感,但他的理论基础其实已经延伸到了整个宇宙和存在。
我们所处的世界
(一)世界的结构
每个人都必须适应环境,因此,人类的心理机制具有从外部世界接收信息的功能。此外,心理机制会根据自身对世界的认识,沿着先天因素引导的路线向前发展。
(二)世界观的组成要素:知觉,记忆,想象
(三)幻想
(四)对梦的初步认识
(五)移情与认同
(六)催眠与暗示
自卑感与力求认同感
(一)儿童早期的情形
(二)自卑感的补偿:求的认同和优越感
读阿德勒的书籍,不能忽略他对自卑感的重视和诠释。
(三)人生的曲线图与世界观
生活的准备
(一)游戏
很多儿童心理学家都会强调,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儿童的游戏可以被看作对未来生活的准备,这一发现归功于教育学教授格罗斯。
但是,对于游戏的本质,“准备”这一概念并不能包含我们所有的观点。最重要的是,游戏是一种社会练习,它能使儿童满足并实现其社会感。不愿游戏和玩耍的儿童总令人怀疑他们的适应能力。
企图超越他人,在游戏中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它显示出儿童想当指挥者和统治者的愿望。
儿童在游戏中表现自我的可能性。在游戏中,儿童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位置,他们的表现也受他们与其他儿童的关系的影响。
在儿童玩游戏时打扰他们,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游戏也不仅仅是一种消遣的方式,在为将来做准备这一目标上,每个儿童多少都有点儿像成人。
(二)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
注意力集中是心理活动的特征之一,而心理活动是人的所有活动中最重要的。
使注意力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真正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兴趣。兴趣所处的精神层面远深于注意力。如果我们有了兴趣,那么集中注意力将是不言而喻的。只要有兴趣,教育者就无须担心注意力的问题。
没有兴趣也就意味着他想脱离这一情境,虽然他被要求专注其中。因此,说某人不能专心致志是错误的。我们很容易证明他具有专心致志的能力,只是专注于其他事情上罢了。
(三)过失犯罪与健忘
(四)无意识
第一类人过着一种更有意识的生活,他们力图客观地对待生活的种种问题,不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
第二类人则对生活抱有偏见,只看到生活的一方面,语言和行为总是受到某种无意识的方式支配。
在许多病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后一类人只关注小范围内的活动,而前者的注意范围较为广泛,对各种人、事物、事件和观念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那些感觉自己被逼入绝境的人自然只满足于了解生活的一小部分,因为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与那些遵守游戏规则的人不同,他们无法找到问题所在,也不能理解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因为他们对于生活的兴趣有限,所以他们只能感知到生活中无关紧要的部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害怕广阔的视野会使他们失去权力。
(五)梦
(六)才能
性别
(一)两性差异与劳动分工
(二)男性在当今文化中的支配地位
(三)女人所谓的低能
(四)逃离女性角色
(五)两性间的紧张关系
(六)尝试改善
在第一章的结尾,阿德勒给出了综述的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一个儿童,无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偏差,在最终所导致的结果中,最严重的莫过于这样一种欲望: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所有的同伴。
02第二章 性格科学
“性格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态度体现,是个体在面对周围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特质和本能”
我们可以将人类分为防御型和攻击型两种。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将孩子作为教育的主体,而不是教育的客体,就当孩子是与老师处于同等层面的成年人。这样的话,孩子就不会感觉受到压迫或冷落,或是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威胁和挑战。从事实来看,我们的文化中存在错误的野心,这会让我们的行为、思想、性格都受到影响,不能自由地发展。个体在其中会觉得深受困扰。
03攻击性性格特征
(一)虚荣心和野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和野心。当虚荣心逾越了适当的界限,就会变成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虚荣的人并不关心周围事物的本质,而是将焦点放在事物的表面上。虚荣的人在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关注自己的利益,或只是在乎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在所有的危害中,最严重的莫过于虚荣早晚都将导致个体失去与现实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不再与他人产生应有的联系,他的生活将是一种非常态的异样状态。他会忽略所有应尽的责任,对于自然界为每个个体所规定的任务则会视而不见。虚荣的人在对待所有事情和周围的伙伴时,首先关注的不是事物或人本身,而是:“我能够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好处?”
正是因为很多人无法用正确的途径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于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就会出现障碍。
对虚荣的人来说,其人格中蕴含着深深的不满足感和虚弱感。会通过控制别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案例:一个家中排行最小的女人,发现生命可以获得母亲的关注,适应了生病的状态。可以很容易让自己生病。最终真的得了慢性病。
(二)忌恨
在童年期的在一种要超越别人的企图中,儿童的忌恨就会不断发展起来,而这些也是同样能发展起野心的儿童,同时,他们对世界的好战态度,也因这两种同时存在的性格特征而得到证实。
忌恨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在不信任中、在潜伏于他人身边的准备中、在对同伴的批评性评估中,甚至在经常性地觉得受忽视的恐惧中,都能发现忌恨的影子。先前对社会生活的准备,决定着在这些忌恨表现中哪一种会突出显示出来。自我毁灭是忌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奋力完成某项工作的固执则是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性格特征还存在一些多变的形式,包括使他人扫兴、愚蠢的敌对情绪、限制他人的自由及随之而来的对他人的征服等。
(三)嫉妒
我们完全能肯定,在对权力和统治地位的追求出现的地方,就会出现嫉妒这种性格特征。
(四)贪婪
(五)仇恨
04非攻击性性格特征
(一)隐遁
(二)焦虑
(三)懦弱
(四)无教养的本能
05其他性格表现
(一)兴高采烈
(二)思维过程和行为方法
(三)学童的不成熟性
(四)学究型及信奉原则的人
(五)顺从
(六)专横
(七)情绪或气质
(八)厄运
(九)宗教狂热
在这一部分阿德勒将我们引导到,付出比接受有福,再引导到,我们在教育过程,要注意将孩子放到与成人平等的地位,来尊重的引导。
06情感与情绪
(一)分离性情感
力争权力和统治的名副其实的象征,就是愤怒这种情感。
当某人因为失去或被剥夺走某些东西,而不能自我安慰时,就会出现悲伤这种情感。悲伤和其他的同时出现的情感可以作为对不悦感或虚弱感的一种补偿,它相当于一种获得更好境遇的企图心。
过分沉溺于情感当中并不是一种好习惯,而且有时候甚至会演变成病态。倘若这种情况发生在童年时期,我们发现,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通常会误用他们的情绪。
厌恶这种情感中也有极大的分离性的因素存在,即便这种因素在其他情感中表现得并不明显。
在人类的生活中,焦虑是一种最重要的现象。这种情感之所以显得有些难以理解,是因为焦虑不仅同悲伤一样是一种分离性的情感,而且它还能在个体与同伴之间导致一种单向的联系。儿童会因恐惧而逃避一种情绪,结果却寻求另一个人的保护。焦虑这种情感不能直接证明任何优势——其实,它似乎表明的反倒是某种失败。
(二)连接性情感
快乐作为一种桥梁可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快乐无法容忍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快乐的表现可以是寻找一个同伴,互相拥抱,互相亲吻,与他一起玩耍,与他并肩通行,与他一起分享幸福。快乐是一种连接性的态度,就好比伸向同伴的一只手,就好比温暖从一个人身上辐射到另一个人身上。在这种情感中,存在着所有连接性的因素。
社会感最纯粹的表现,就是同情。一般而言,我们只要在一个人身上发现同情,我们就可以得出他的社会感已形成的结论,因为此时我们可以对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认识自我与其伙伴的同一性作出判断。
谦逊是一种同时含有连接性和分离性的情感。
我不记得自己初读这本书的感觉,也许那时会觉得理论性过强,较难理解。
在重读中静下心来,我开始明白了,要了解人性,我们需要了解人所处于的生存环境,大到宇宙,中到社会、学校,小到家庭。人的遗传因素、个体特质与后天际遇,造成了人之本性的共性和差异。
当我们开始试着了解这些成因,而不是简单追问为什么或者说我不知道,那么我们就开始了,巴别塔的建设,虽然它很难,但每一步都在超向,最终的爱与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