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家,在很多时候是我们内心的港湾,是温暖与爱的代名词;家,在有些时候,也会成为我们伤心与痛苦的根源。
然而,无论有多少快乐,又有多少难过,在小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我们的父母,去选择我们的原生家庭。可是当我们慢慢长大,我们又会发现我们可能并不欣赏我们的父母,但我们也许却在不自觉地复制着他们的样子,我们是否能将所有的挫折和伤痕归于我们的父母,指向我们的原家庭呢?
我一个朋友,从小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生活,在物质条件上没有亏待过,在情感上爷爷奶奶对她们也是很好,但是长大,读大学来到了父母的城市,一起生活,但是情感上总是没有这么亲密,这也许就是错过就是错过了,父母呢也为了他们付出了很多,孩子也知道父母的苦跟付出,但是就是无法做到亲密。也许这也是一种成长吧,不是说成长是留给父母背影下,一次次成长。
像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估计不少,跟父母做到尊重,体谅,付出,也是一种相处好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