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回望昨日的来处,看见明日之去向。



“看见"的解释是用眼看到,通过看而了解到的。此书讲述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

大约三年前,我初次阅读此书,便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她说,“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这本书中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这些话曾打动我,也成为我生命基石。

2

“杨柳坪七日"众多新闻之一,离我最近,也最悲伤。“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我一定好好教育他,像第一个一样。"5.12地震中一个小村庄,一位农夫的话。整个新闻是极其灰色的,也最接近人性。灾难都是不幸,但尽管再艰难,质朴的夫妻也要回家,再回到家,早已是残垣断壁,物是人非,夫妇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只能静静的摸着与孩子还没下完的象棋。之后他们用一天的时间重建新家,自食其力,并不指望别人的救助,他们只会说,"又不是我们一家受难,现在我们都好手好脚的,比起那些残疾的人好多了。”这些是真实的,是通过画面传达的,我想新闻的意义不只是带来当前最新的咨询,还有人心,九年前的我是看不懂杨柳坪的,灾难面前等待别人的帮助好像是理所应当的,何况是如此沉重的。但再看杨柳坪确是满屏的善意,我知人应当怀揣良心,善心,无论处于何时何境。

不必计较自己没有的,失去的,有人比你更不幸,用善意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也就是纯净。

丁酉年四月十六

晚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低落这个词,一般出现在孤独的独处时光。今天晚上的苏州下了大暴雨,电闪雷鸣,从朋友圈里知道,很多地方都停电了。晚上值...
    秋山的水阅读 250评论 0 1
  • 选择背景:由于地图的SDK一般较大,在app内部实现线路规划、导航等功能比较麻烦,而且耗时,所以就选择在app内部...
    Mr_Jee阅读 2,739评论 0 3
  • 这两天抽空看了星爷的《美人鱼》。怎么说呢?很失望。中间几次离开视频去翻看微博,颇有些看不下去的感觉。我倒不是受了前...
    毒丸阅读 2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