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个小伙伴,曾不愿与人冲突,于是成了朋友圈中的隐性存在。
大家约着一起出去玩,不会有人问其想法,有人有困惑发在群里,还不等其回答,其他人就聊完了。
那时,小伙伴愤怒、委屈,且也不解:“我明明与人为善,为什么换来的总是轻视、利用和伤害?”
后来,小伙伴努力“改头换面”,人有了锋芒,其他人反而会问问其看法了。
其实,一个残酷的真相是:你和任何人交往,几乎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懦弱的人。你若表现得紧张、胆怯、卑微、谄媚,那么你将会遭受到这世界上最深的恶意。
《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智慧只有一句:“故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真正的善战者,先让自己变得不可战胜,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
人际场,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你的懦弱、讨好、边界模糊,就是在向全世界广播:“我这里是‘可胜’之地,欢迎来侵犯。”
这并非世态炎凉,这是深植于人性深处的生存本能——人们会本能地试探、挤压,寻找自己可以扩张的边界。
01
第一计:立“形”——你的实力,是最好的护城河
我们都知道,弱国无外交。
教员说:“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其实,不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还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是实力决定一切。
《孙子兵法》中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形”是指你的综合实力,是你护城河的坚固程度。它包括你的专业能力、经济基础、社会资源、心理韧性和认知水平。
“不可胜在己”这句话点明了本质——你是否会被欺负,主动权永远在你手里。如果你不够强,要么自己变强,要么找个很强的大哥。
资源总是有限的,所有生命体(包括人)的天性就是寻找最优生存策略。
欺软怕硬,就是一种低能耗、高回报的策略。你若显得“软”,就是在邀请别人对你使用这种策略。
《人类简史》中所描述的智人,他们能站上顶端,不是依靠个体的强壮,而是协作和认知。
不过,在协作过程中,无形的等级秩序也形成了。你没有“形”,就会自然滑落到秩序的底层。
既然如此,如何让自己成为强者呢?
首先,专业碾压。
在你的核心领域做到前20%。无论是写代码、做设计、写文章还是炒菜,当你成为不可或缺的专家时,你的价值自带威严。
别人想要拿捏你时,不得不掂量下是否值得如此做。
就像东风系列宝贝产品亮相后,外交部的记者会,连提问都少了。
其次,精力管理。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但谁的精力好,其发展会更好。
坚持锻炼,保持睡眠充足。一个萎靡不振、哈欠连天的人,从生理上就无法支撑起一个强大的气场。
你所展现出来的状态,是他人看到的第一座城池,必须城墙高筑。
最后,知识储备。广泛涉猎历史、哲学、心理学。当你知道的多,别人看到你不好糊弄,也就会正视你。
你的谈吐、你的视野,会让你在无声中告诉别人:我是一个有深度的人,不好糊弄。
记住:你的实力,是你所有人际关系的底层建筑。没有这个“形”,一切技巧都是空中楼阁。
02
第二计:造“势”——你的姿态,决定对方的打法
谚语说:“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海明威说:“你可以把我打倒,但是你永远不会把我打败。把我打倒是我身体跌倒,但你永远打败不了我的心。”
即使在那个年代,我们什么都缺,但却仍敢1V17,让那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忌惮。
哪吒说,我活不活无所谓,但只要你死!
当你态度坚决,即使当下处于弱势,别人也会权衡一番。毕竟,光脚不怕穿鞋的。
《孙子兵法》中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势”是高山滚石的动能,是强弓拉满的张力。
在人际交往中,“势”就是你不怒自威的能量场。它由你的眼神、语气、体态和边界感共同构成。
“不责于人”是精髓。不要责怪别人为什么欺负你,要反思你造了一个什么“势”。
如果你造的是卑微、谄媚的“弱势”,对他人来说,是在暗示:“来吧,这样对待我你是安全的。”
关系是双向的,别人怎么对你,是由你决定的。你的姿态,直接决定了对方是选择合作、尊重,还是侵犯。
对于这一点,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坏人”改,如果你能让别人改变,那么你也就不会有这个困惑了。
正因为我们无法改变他人,所以只能从自身入手。这世上永远有坏人,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实力,并多加防范。
既然如此,那如何为自己造势呢?
1、物理姿态
对话时,平视对方的视线,落脚点在鼻梁根,这会让你看起来坚定而不具攻击性。
放慢语速,让声音沉下去。挺直腰板,占据物理空间。
如果暂时做不到,就先让自己的身体自信,而后由身到心,逐渐跟上。
2、语言姿态
戒掉“可能、也许、大概、吧”这些软化语气的词汇。多用“我认为”、“我决定”、“我的原则是”。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坚定的语言会重塑你的人格。我们需要向外展示自己的能量,而不是内心的匮乏,比如不自信和不确定。
平常多留意自己的语言习惯,将那些会削弱自己势能的词汇都删除,换成坚定的语言。
3、边界姿态
这是最核心的一环。提前、清晰地亮明你的原则:“我的底线是……”
边界感,不是攻击,而是信息公示。这是告诉他人:“这是规则,与我交往,请遵守。”
事后的愤怒和抱怨,不如丑话说在前头有效一万倍。
一个视频内容,女生给自己父母和对象父母都准备了礼物,特意跟男生强调不要搞混了。
结果男生打开看了后发现女生给自己父母的礼物更贵重,于是故意搞混了。
女生在其母亲的提醒下知道了真相,就要去拿回那份礼物,而男生说她太计较,两人要结婚了,她也要孝顺婆婆的……
结果女生说,那你把钱付一下,那是自家大姨托自己买的,一共3万。男生就支支吾吾说自己错了云云,最后女生坚决分了。
如果你自己都没有边界意识,那么他人就是看准了你好欺负。
03
第三计:谋“交”——你的策略,是最高级的防御
安妮·拉莫特说:“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无论在谁面前,只要你不欠他的,就没必要唯唯诺诺。
马克·吐温说:“人类是唯一会对弱者表现出残忍的动物。”
所以你的策略, 决定了其防御等级。而谋交,则是最高级别的防御。
《孙子兵法》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最高明的战略是在谋略层面就取胜,其次是外交博弈,最下等才是短兵相接。
在人际关系中,胆怯和紧张,源于你对局势的失控感。而“谋”能让你重建掌控。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怯场的原因?你没有准备就上场了。真正的高手,交锋早在开始前就已完成。
昨天听一个课程,讲者说当你看到广告时,以为是从这里才开始成交你?不,在很早前,就已经开始给你洗脑了。
如果你也想做到“谋交”,而不是疲于奔命,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方法:
知己知彼:面对重要会面或谈判,提前做功课。
你一定得明白对方的核心需求是什么,以及这个人得性格特点,而后预判其可能得选择,并做好应对策略。
准备得越充分,你临场就越从容。
有人问在女人最大的悲哀文章下问我的数据来自哪里,他说现实中很少有女性是我写的那样。
如果想反驳我的观点,就需要你自己拿出能佐证你观点的数据,而不是嘴上说说。因为那个文章的数据本身就说明了。
趋利而动:不要一味防守。
思考如何让自己与对方的核心利益绑定。让他知道,尊重你、与你合作,对他最有利;侵犯你,则会损害他的利益。
不论你买什么,愿意付款不就是因为你认为自己需要它么?成交用户也是如此,让对方意识到你可以帮助对方,与你合作是最好的。
杀鸡儆猴:这不是让你去欺负弱小,而是选择在一个低成本、高可见度的场合,打一场漂亮的“边界保卫战”。
那年某国说误炸我们的国土,我们不听对方的解释,也“简单”炸了一下对方。周围国家想挑事,也要衡量两下了。
所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宣泄情绪,而是为了传递信号:我的边界在这里,越线者,将付出代价。这一招,足以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这不是教我们虚伪,而是道破了威慑力的本质:可控的威慑力,才是真正的强大。
这就像《三体》中罗辑手中的遥控器,三体人知道他真的会按下按钮,会与之同归于尽。 而当圣母程心拿着遥控器时,三体人就发动了侵略。
你要“能而示之不能”,也就是我有实力,只是低调不炫耀。 你一定得记住不要内心懦弱而偏要虚张声势,所谓“不能而示之能”。
真正的强大,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我对世界怀有最大的善意,但我同样拥有撕碎恶意的獠牙。 而这副獠牙,就是我通过“立形、造势、谋交”为自己打造的铠甲。
在这个世界上,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世界对你的态度。 抬头挺胸,不卑不亢,既是自我保护的最佳策略,也是赢得尊重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