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行囊》

今天听的是禅的行囊,是一个美国人比尔波特来到中国,追寻禅宗祖师的足迹写的游记。提到“禅”,就会想到深山修行、打坐、静等词汇,听完这本书我还是不太清楚禅到底为何物,可能不开化的人是无法理解禅的美好吧,也无法用禅来修行,但是权当听此书多了一点禅的知识,其中的禅故事挺有意思。

首先分享我国禅宗法脉的传承。初祖达摩,从印度将经文带到了中国,在河南的白马寺就是“白马驮经”的印证;二祖慧可,完成了禅宗的本土化,因为慧可从小深读儒家经典,慧可出家后发现原来的佛法不能满足他,于是他就向面壁九年的达摩请教,慧可“断臂求法”的决心打动了达摩,慧可问“我心不安”,达摩“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觅心不可得”,达摩“那好!我给你安好了”,慧可顿悟,如樊登以前讲的保持正念,当你关注内心知道它不安时,心也就安了。三祖僧璨,他在《信心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通向道并不难,只是人们挑剔、有分别心,自然很难通达。四祖道信,将劳作制度引入禅宗修行。五祖弘忍,将自己的师傅送终。六祖慧能,印象深刻的是弘忍将衣钵传位给他,要求全寺的僧人写一首关于自己状态的偈,他师兄神秀写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听后,也写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传递的是“空”,无我的境界,显然更甚一筹。很有深意的故事!六祖后“一花开五叶”,就分成五个流派了。

禅是一种开悟、顿悟的过程,这种传法的过程很玄妙,高人过招一看便知你有没有开悟,是心与心的神交流。现在这个年龄还无法领悟到禅的神妙,保持正念,“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荐 语 禅是佛教的修行方式,也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生活方式。 许多人对禅宗感兴趣,却从未深究:它从哪里来,怎样在中国开...
    博爸阅读 503评论 0 0
  • 很奇怪,这本书是由一名美国人写的,比尔波特在2006年突然起意:要顺着从始祖达摩到六祖惠能的行踪来追寻禅宗的...
    锦莉阅读 745评论 0 4
  • 猛的一下子想起李白,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一身白衣飘飘,躺在桃树下,桃花纷纷扬扬的撒在他身上,他抬头一饮手中酒壶里...
    沫卿笙阅读 320评论 3 3
  • 现在站在这里 看着镜子里面的你 不要害怕发现问题 揭开深藏的谜底 不让悲伤决堤 不要泪眼迷离 时刻保持魅力 拉开距...
    鱼小路阅读 226评论 0 1
  • 悠悠河堤长 ,芦花四季摇。 柔枝刚傲立 ,母笑鬓边娇。
    浅浅是水阅读 329评论 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