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书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存在孤独
向最深处探索的过程,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是有限的,我们必然会死亡,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也无法逃避自己的自由。我们同时也了解到人必然是孤独的。
1. 什么是存在孤独
我在自己的房间,突然发现每样东西都在变化。窗框开始拉长,然后像波浪一样扭曲;书柜被压扁;门把手不见了,只留下一个空洞在门上,洞越来越大。每样东西都失去原本的形状,开始融化。然后什么东西都不见了,我开始尖叫。
死亡与存在孤独
自由与存在孤独
做自己“父母”的孤独。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是很寂寞的。责任的意思就是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意味着不再相信有人可以创造和保护自己。自我创造的行为本身蕴涵着深刻的孤独感。人开始意识到天地的不仁。从某种意义上动物还会被看顾、被庇护,但是人受到自我意识的诅咒,不得不赤裸裸地面对存在。
去熟悉感。我们不仅创造自我,而且为了掩盖这个事实我们以各自的方式创造了各自的世界。存在孤独孕育了“事物的原料”,构建了世界的根基。但是它也被一层又一层世界的加工品所隐藏,每一层加工品都饱含个人的和集体的意义。我们只体验到了一个寻常的世界,一个由日常生活和“他们”构成的世界。我们周围是一个由“熟悉”的事物和制度所构成的稳定的世界,一个所有物体和个体都彼此多重连接的世界。我们被平静地诱导入一种熟悉的、亲切的归属感。那极度空旷和孤独的原始世界被无声地深深掩埋了,只有在噩梦或者幻想中才会偶然发出短暂的声音。
成长与存在孤独
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共生融合与分离的问题。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人一方面不能为了逃避孤独而使自己成为他人的一部分,一方面也不能为了对抗孤独把他人当成自己的工具。
2. 孤独与关系
没有一种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存在的。但是孤独感可以被共享,爱能够弥补孤独感带来的痛苦。布伯说:“伟大的关系可以突破孤独的障碍,压制它的严厉规则,在不同个体的自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跨越对世界的恐惧深渊
无所求的爱
- 关爱另一个人的意思是以无私的方式与其建立关系:放下自我意识和自我觉察。在和对方的关系中不要以下面的想法为核心:对方怎么看待我?这段关系对我有什么好处?关系不是为了寻求赞美、崇拜、性欲的释放、权力或是金钱。在每一时刻建立关联的只是双方二者,不受实际或想象中第三方的监察。换句话说,人必须以自己的整个存有与对方建立关系,如果自己有一部分在别处(比如,在考虑关系对关系外的某个人有什么影响),就可以说关系已经失败。
- 关爱另一个人意味着要尽可能彻底地了解对方,体验对方的世界。如果一个人能够无私地和对方建立关联,就能自由地体验对方世界的各个部分,而不是某个符合某种功利目的的部分。一个人把自己拓展到对方的世界,认识到对方是另一个有感情的存有,对方有着自己的世界。
- 关爱另一个人的意思是关心对方的存有与成长。通过真实的倾听得以全面了解另一个人,努力帮助对方在和自己建立关联的时刻充满生机。
- 爱是主动的。成熟的爱是爱人,而不是被爱。一个人把爱付出给另一个人,而不是“陷入”对对方的迷恋中。
- 爱是人在世界上的存有方式,并不是与某个特定的人建立排他性的、逃避现实的奇妙连结。
- 成熟的爱来自个体自身的丰富而非贫瘠,来自成长而非匮乏。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需要另一个人才会感到存在、感到自己是完整的、能够逃避可怕的孤独。以成熟的方式爱人的人已经在其他的时刻、通过其他的方式满足了这些需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母亲对婴儿的爱,在一个人的早年注入到他的生命中。这种过去的爱,是力量的源泉,而现在的去爱则是拥有力量的结果。
- 关爱是相互的。一个人若能真正地“转向他人”,他自己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一个人能把对方带入生命,自己也会变得更充满生机。
- 成熟的爱并不是没有回报。人会改变,变得更丰富,感到自我被实现,存在孤独也得以减轻。通过爱人,自己也得到了关爱。但是这些回报只源自真正的爱,它们也不是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