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午夜梦回,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
在上下铺的宿舍里,我和室友们谈笑着、嬉戏着,一切都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事。
第二天打电话给同学: 我梦到我们读书的时候了。她高兴地说: 是呀,那样的梦她也经常做。
多年前,一个十四岁多的女孩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陌生的学校。
办完入学手续,整理好床铺后,父母要回老家了。
送父母到校门口,说了再见后,女孩头也不回地欢快地跑回宿舍,和刚认识的室友们玩了起来,如同一只笼中放飞的小鸟。
反倒是父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宿舍七个同学,是不同班级混搭在一起的室友,她们来自省内不同城市,带着各自浓郁的乡音。
但那又怎样呢?
几天下来,大家都熟络地玩到一起了。乡音渐渐褪去,塑料普通话逐步登场。
此后,七个人开始形影不离。吃饭、洗澡、外出玩耍,都是集体行动。
校园里经常会出现七个少女你推我拉凑在一起的快乐身影,下雨天则常有七朵蘑菇伞依次排着走的别样风景。
春天大家一起踏青采花采蕨。红得像火一样的映山红,捧回来插在宿舍桌上。采回的蕨交给家离校不远的同学带回去做熟,再拿回宿舍,每人一勺一勺轮流吃。
暑假几人成行,计划好路线去各个同学老家串门。每到一个同学家里,就如同自家一样,理所当然地一住就是好几天,四处爬山戏水,乐不思归。整个假期下来,女孩脖子上晒得黑黝黝的,皮褪了一层又一层。
在冬日周末的宿舍里,包饺子也是保留节目。叫上男生一起,揉面、擀皮、剁肉、包饺子、煮饺子,大家分工合作,女孩在这里学到了终生受用的厨技。
七八个女孩聚在一起,如同一个温暖的家庭,里面没有隔阂,没有贫富比较,没有地域歧视,只有其乐融融的氛围和凝聚一心的行动力。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被集体赋予的昵称,每个人的零食都可以拿出来共享,大家在一起有着聊不完的话题。那个女孩永远乱七八糟的抽屉还会有细心同学定期帮忙整理。
这样的时光,带给人的幸福感满满。
在那个还没有手机的年代,一封家书寄过来了: 孩子,在学校过得好吗?
女孩回信说: 爸妈放心吧,我在学校很开心,有很多好朋友呢。
美好的东西,它会深藏在人的心底。不管过去多少年,不经意时在梦里、在某一刻,它又会涌上心头,温暖你。
JL、HS、TF、WH、JY、HX,和后面调入宿舍的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