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隔壁小区有家邮局代办点,是我们几位邻近美妈的聚集点。每当闲暇的下午和周末就是我们“美妈大会”的欢乐时光,她家有好茶好酒,老板娘大方时常给我们端上几盘下酒菜,喝得我红光满面。有一次过了夜里12点,散时发现小区大门锁了,要绕到另一个门出去。而我家就隔着一道铁栏杆围墙,我懒得绕路就跟她们几位说:“你们看着啊,我可以翻墙回去!”说着我就伸手抓着铁栏杆,三下五下的就翻了过来。她们还没回过神时我已挥手作别拉开单元门上楼了。后来,阿玲听说我会翻墙回家,想看看我是怎么翻的。我又翻爬了一次给她看,眼见为实了的她,对我是五体投地的了。再后来有一次,我带着两个女儿从会展中心走路回来,走得有点累了。我带她们抄近路走到隔壁小区距离邮局门口不远处,走到角落四下望了没人我跟女儿说:“老妈带你们玩个刺激的,我们翻墙回去怎么样?”说着带头爬过了铁栏的另一侧,小女一看就来了兴致,还笑话我太胖,小心别把铁搭子踩断了。我并不觉得带着女儿翻墙有什么不好,偶尔体验下是很有创新的。不是吗?
在邮局喝茶的次数多了,常来常往的人就慢慢熟悉起来。经常会碰到几位居住在香港的大姐,她们会委托老板娘购买物品,空了就带着购物拖车过关来提取。有一天下午我闲来无事脚步不听使唤的就走进了邮局,边喝茶边跟她们聊了起来。正好老板娘又拌了一盆子酸辣黑木耳放在桌子上,还有潮汕特产虾干。不等我坐下来她就递了杯茶过来,刚冲好的。我就像是在自已家里似的拿了根牙签串起了黑木耳吃,一边招呼两位香港大姐也一起来吃。她们连忙摆手说:“我们在你没来之前已吃过了,很好吃。现准备折返回香港去,晚了就要碰到高峰期了。”她们又说:“你们这里的邻居关系真好,能有这样好的地方来坐坐喝茶,吃小菜聊天。太羡慕你们了,香港是没有这样的境况,没有这么免费的地方,也不串门到家里去喝茶,要喝茶谈天就到外面去,要买单付钱的。”
又是一年春来到,居家抗疫50天。前天傍晚欣姐发微信给我,让我饭后当散步消食去她家拿折耳根(又名鱼腥草)说她家姐姐在四川老家到田野里采到很多给她空运了一大包过来,也分点给我拿回家自己做。去年此时,我们几位美妈就聚集在她家吃凉拌麻辣折耳根,吃掉一大盆子以及喝光两瓶红酒。她很能干,热情大方做得一桌子好菜。今年这波疫情不能串门聚餐了。我戴着口罩下楼,走在“阔别”一个多月的马路,走向她家的路都有了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感觉。她也戴着口罩在小区门口等我,我不能进她家小区,就隔着小铁门简短几句后告别。
她给我的这包鱼腥草,还带着根和湿泥土很新鲜很嫩。要慢慢的仔细清洗,一根根择干净,露出白白脆脆的根。我一边清洗一边想像着她姐姐在田野里采拔此草的情景,也想起我的家乡田野。我小时候拔草喂猪喂牛喂鱼,知道哪些草是猪爱吃的,那些草是牛爱吃的,鱼吃的有相同的草也有不相同的草。我知道哪些草生长在哪片田埂上,当然也知道鱼腥草长在哪块位置。但我很少几乎不去拔鱼腥草,它瘦小不好拔,而且味儿大,不喜欢它的味道。它长在斜坡田埂上,露出土面的就二三片叶子,根却很长很深。那时候的我不知道这种草竟然是人能吃的,而且还这么好吃。
我是后来参加工作以后,遇到石姐。石姐是我的主管,手把手教我做销售业务的领路人。她喜欢到“彩云之南”的餐馆,最爱点的餐前菜就是凉拌折耳根。她一个劲的鼓动我偿试,说这是一道云贵名菜,到云南贵州四川出差一定要吃到的菜。深夜想起石姐,她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她已离开我6年了,怀念一个人,会因为一道菜——凉拌折耳根。
当我把一盘装得高高的折耳根端上桌时,我的幸福感是满满的。按照欣姐教给我的方法,正好有老妈寄来的家乡辣椒粉,用热油淋辣椒粉就成了辣椒油,加上花椒油和几滴香油,拌上蒜泥陈醋生抽香菜末和少许盐拌均匀了,酸咸辣味刚好,非常开胃。我大口大口的吃着一边鼓励女儿也来偿偿。大女儿斯斯文文的夹了点香菜吃就不去筷子了。小女儿夹了一筷子送到嘴里,细细的嚼起来,我以为她会吞下去。没想到她却吐了出来:“这味太怪了,实在咽不下去。这草是从鱼塘里打捞出来的吗?这么腥!妈妈,你一个人吃吧。”我说:“等你们长大以后,会爱上这道菜的。”
这些年随着两个女儿的长大,读书搬家。结识了一大帮善良友好的家长朋友,我们约着喝茶、串门聚餐,互相鼓励着。分享着美食也分享着日常生活里的喜怒哀乐,岁月静好!
这些虽然不值钱,但很珍贵是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衡量的。时下流行最真诚的友谊是:“来我家吃饭吧。”
多年后再见面便说:“我到你家吃过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