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如潺潺河水,静静流淌,从不为谁驻足。斗转星移间,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变迁。如今,我已步入不惑之年,站在人生的新坐标上回望,与三十而立之时相比,身心都经历了深刻的蜕变。身体的灵活性大不如前,往昔的敏捷悄然退场;大脑的反应速度也逐渐放缓,思维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电光火石。但与此同时,内心对事物的洞察愈发敏锐,心领神会的能力显著提升,对智慧的渴望更是如熊熊烈火,与日俱增。
曾经,那些被我嗤之以鼻的人生理念,在岁月的磨砺与沉淀中,渐渐显露出它们的价值,我也开始慢慢接纳。尤其是“尽人事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曾经只觉是老生常谈,如今却让我对生命的真谛有了醍醐灌顶般的领悟,并且在工作的拼搏、学习的探索以及家庭的经营中,为我指明方向,帮我找到和谐共处的平衡之道 。
“尽人事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古老的谚语,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依旧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智慧光芒。原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曾感慨:“一个人到四十岁还不认命,说明这个人悟性太低。”这话乍一听,似乎有些消极,可细细品味,却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生命的底层逻辑——万事万物皆有规律,人生亦有道可循。台湾的周易大师曾仕强,穷其一生钻研《周易》,他坚信人的一生是命中注定的。他对《周易》鞭辟入里的阐释,更是让我们看到,人生的轨迹,其实是在遵循着某种既定的规律与法则,有迹可循。
回顾自己四十余载的人生轨迹,那些欢笑与泪水、成功与挫折,桩桩件件,串联起来,与“道”相互映照,让我对“尽人事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了更为通透的理解。做事不必急于求成,与其患得患失,不如放手一搏。全力以赴,倾尽所能,让自己的努力配得上心中的梦想,做到问心无愧,甚至能被自己的坚持所打动。至于结果,就坦然地交给天意吧。不再纠结于最终的成败,以平和冷静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工作陷入瓶颈、诸事不顺时,当财富捉襟见肘,难以支撑生活开销时,当家庭矛盾频发,气氛紧张时,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令人焦虑时,甚至当每日只能挤公交地铁,在通勤路上疲惫奔波时,我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将这些视为人生的常态。它们是我走向成功的必经考验,是磨砺我意志的砂石。正如那句歌词所说:“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人生之路,本就充满曲折,但只要心怀希望,前途必定光明。
当我的内心逐渐变得豁达、开朗、沉稳,我仿佛能看到美好的未来在向我热情招手。那感觉,恰似黎明前的黑暗被一道曙光瞬间刺破,光明随之而来。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怀着这样豁达超脱的胸怀,我满怀憧憬地拥抱崭新的2025年。在这新的一年里,我将披星戴月,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过五关斩六将,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书写独属于我的精彩篇章。
2025年2月16日夜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