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她女儿超重,节食又舍不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说你可以送她每周打打羽毛球、跳跳舞,运动能够减减重,她果真她送了女儿去跳舞,结果减重确实有效果,一个多月体重降了十斤,但是孩子情绪却非常不好,朋友总是觉得女儿不如别的孩子,对女儿要求太严格了,搞得孩子女儿痛苦不堪,一去上课就哭。
其实朋友的行为已经偏离了初衷,减肥是她的目的,而不是要让孩子成为舞蹈家,那么首先孩子得喜欢跳舞才能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我想劝说她,在跳舞这件事情上不要太急功近利,毕竟是我推荐她去做的,我有责任。这时候我才发现朋友为了练习女儿的跳舞,把她围棋课停了,我一听就急了,她女儿特别喜欢下围棋,而且很有天赋,每次考级成绩都非常出色,怎么说停就停了,因为忙不过来,舞蹈落的课程太多,需要补回来,然后再接着学围棋。
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肯定都是要扬长避短的,任何人都是长处较少短处较多,时间就那么点,都用在补短上了,长处就很难得到发挥,最后很容易变成没有长处,因为短处再补也很难变成长处,不是不能是很难,不要为了这个很难的几率去耽误自己喜欢又擅长的部分。
我小时候有个同学有口吃的毛病,这可成了他爸爸妈妈的一块心病,为了给他改掉这个毛病,父母带着他全国各地去看病,还报了很多矫正口吃的班,土方子、民间偏方用了无数,动不动就不上学去看病了,耽误了学习,影响了交朋友,高中也没考上,最后这个毛病也没有缓解多少。
其实我国古代很多名人都有口吃的毛病,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在其他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熟悉的韩非子、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是口吃,还有“期期艾艾”成语中的主人公,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也是口吃,但是只要扬长避短也一样能够健康的生活并且也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所以家长不要盯着孩子的短处看,尽量去强化他们的优点,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小孩,也没有完美的人,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走得更远。
那什么叫以长带短呢?因为很多事情是不做不行的,为了让这些事情变得容易一些,自愿一些,就更要用自己的长处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自身能够发光,从而让这个光芒照射到其他方面。
例如,有的孩子上小学开始就偏科,语文特别好数学特别不好,或者数学特别好而英语特别差,这个时候肯定不能扬长避短,因为学习是个均衡的过程,考试更是,学校不会因为孩子的某一科特别突出而不用考另外的科目,成绩也不会只计算孩子的强项而不计算弱项。
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就会集中火力去攻孩子的弱项,而搁置强项,其实这是完全不对的,因为被搁置的学科一定是不进则退的,强项要维持住一定要持续的学习,甚至让它变得更强,例如孩子数学每次都能考第一名,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来说是非常大的提升,意识上的自信会促进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能量的大幅度提升,再去学习英语的时候也会影射出很大的自信。如果搁置的学习使得数学成绩下降,而英语的提升也没有那么快,那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一旦信心没有了,成绩就更没有了。
自信心的重要性大家都应该知道。我对女儿自信心的培养下了很大的功夫,这是决定孩子内驱力最重要的因素。我女儿其实在很多方面都不是特别自信,这可能跟她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有关系,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经常埋怨自己,我会问她,自信来自哪里?她说能力,那么能力来自哪里?她说努力,那么只要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就应该自信满满,如果努力不够,那就继续努力。
再例如我这个朋友的小孩,即使她不超重,运动也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因为运动关系到了人的健康,所以我都是建议每个孩子都要有一个可以坚持的运动项目,每周一两次来提高自身的体质,有了好体质才能有精力学习,才能有好的生活。但是运动不可能是每个人都有强项,可以说大部分人都不擅长运动,那么只要把运动当成一个提高身体素质的事情来做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做到极致、专业。而她最擅长的围棋,就可以让孩子多用心去学习,从而在这方面让她做到自信心满满,自信心是可以通用的,但是首先得通过她的强项来找到这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