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定义是:
「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因此,绝大多数的信息,都谈不上是知识,因为大多数人从不认真考虑长期。有些知识可以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它们显得更高级,更有价值。像逻辑学,概率论,心理学,英语等就属于这一类——有繁衍能力的知识。
通常人们喜欢把知识分两类:碎片化知识跟体系化知识。
实际上,被碎片化的不是知识,被碎片化的是时间。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这就好像:
虽然房子都是由砖头构成的,但仅仅一堆砖头撂在那里,我们完全不可能称之为房子。知识是有体系的,正如房子有架构一样。碎片化信息,顶多是一块块砖头而已......
但是时间碎片化,并不代表学习碎片化。很多人就很擅长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长期连贯持续(系统性)的学习。
大部分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看重知识的短期效益!期待学到就有立刻能用,能够立刻看得见的用处!他们忽略了知识的长期用处.....
长期看来,知识的积累可以产生融汇贯通。就是我们讲到的“没想到以前学的东西在这里也能用上了!”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你的知识积累量——可产生联系的节点足够多。只有两三个节点,没有什么链接可能产生意外,两个节点只能有一处链接,三节节点之间能有三个链接,四个节点能有六个链接,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可能产生的链接数量就越变越多......
之所以,我们要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呢?”
日常生活中就有些常见的物品。比如一个可乐罐,除了装可乐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用途?一块砖头,除了做建筑以外,还能干什么?一本书,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能干什么?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可以激发“暗能量”——多节点链接。比如说“可乐罐还可以做什么”这种问题,因为没有标准答案,首先要想,可乐罐有什么样特征?可乐罐的形状是一个圆柱体,那么圆柱体可以干什么呢?除了装可乐之外,还可以装水、装奶、装酱油。可乐罐的材料是金属的,那金属除了做成罐子以外,还可以卖钱,可以导电,没准还可以撕开当刀片用呢。
所以你看,可乐罐原先的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它有形状、材料、大小等特征。但是当你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它的特征去跟其他的,看似不相关的信息,进行匹配、连接,这就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这知识跟我们所接受的可乐罐用来装可乐的概念有所不同。可乐罐用来装可乐是从小就“被动接受”的知识,而根据性状所创造出来的作用是“主动分析”。“被动接受”是成年人创造力相比小孩子更低的直接原因!
这和我们平时的观察是一致的:手机上的新功能,智能电器的新玩法,你家小孩学起来,比爷爷奶奶快,甚至比你还要快!你可以想象一下,十年后,你给家里订的第一个家政机器人到了,这个新奇玩意的使用是要花心思的,你觉得,你和你孩子,谁能更快更好地把这个机器人开动起来?
答案很简单——孩子,可能在新事物面前,孩子学得比你快。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牛,有多少知识的积累,恰恰是你的经验限制了你接受新的信息,而孩子的思维却更加灵活。
伯克利大学心理学系Alison Gopnik教授的研究表明,在一些需要灵活思维的任务中,小孩子表现得比大学生还要聪明。
实验非常简单,Gopnik教授招来一批小孩和一批伯克利的大学生。这些人要参加两个实验:一个实验是每个人都要去探索哪一个物体可以点亮哪一台机器。这种匹配关系的学习,很简单,孩子和大学生都基本猜对了。另一个实验不同,不再是一个物体点亮一台机器,而是需要两个特定物体才能点亮一台机器。结果,第二个实验里面,孩子猜对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大学生。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是一把钥匙开一只锁,一个物体驱动一台机器。所以,在第二个实验里,成年人会不由自主地引用这些老经验,脑子转不过弯来。这种思维僵化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实验者已经向大学生展示了这台机器需要两个物体才会亮,但是他们的选择还是被老经验影响,还被一个物体驱动一台机器的思维限制。而孩子不一样,他们非常快地接受新的设定,并且使用新的两个物体对应一台机器的规则来完成挑战。
总结:知识是长期靠谱且有用的,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为决策带来更高成功率的信息。并且,对知识的学习需要系统,时刻问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哪里”——主动分析。对生活保持多一些好奇心......
这是我持续记录学习的第133天。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感觉本文可看,请帮忙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