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是劳动者及其具备能力的总和。不论在哪个行业,人力资源都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能创造价值的资源。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分成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
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选、用、育、留”四个方面。这种划分方法是以多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为目的为背景进行的,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简化表述,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意义。
第一层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层。在这个层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除了需要从事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工作之外,还会有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机涉及和变革等定位在战略管理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第二层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层。这个层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逐渐开始从事岗位管理、能力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福利管理、职业发展、员工关系管理等以管理性为主、事务性为辅的人力资源工作。
第三层为基础人事工作层。在这个层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为员工办理入职和离职手续、计算和缴纳社保公积金、保管和管理员工人事档案、记录并核对员工考勤、计算并发放员工工资等一系列偏重于基础性的、标准性的、事务性的、重复性的工作。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指的是人员配置计划、补充计划和晋升计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分五步:
1、收集信息
收集、调查、整理企业的战略规划、内部经营状况,一级被外部的人力资源情况等各类相关信息。
2、现状分析
对所有收集到的信息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包括对需求的分析和对供给的分析,供给分析可以分为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应本着先内部再外部的原则。
3、供需预测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预测;再预测前,需要对当前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盘点,掌握当前的存量情况,再盘活存量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的增量情况。
4、制定实施
既要成分考虑企业的短期需求,也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长期需求,既要促进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又要为员工的长期发展提供机会。
5、评估控制
使人力资源规划在实施的过程化中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控制。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图是一种组织的构成形态,是组织为了达成战略目标而设计出对人力资源的上下级关系、平行关系、内外部关系、工作流程、岗位职权、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目标等各类要素的组合配置方式。
根据管理流程、上下级关系和分工模式的不同,组织机构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一般认为,能够完成组织战略目标的最简单、最有效的组织结构就是最优的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