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又新教授的《心理治疗基础》。
他在《人际关系》一章的开篇即讲道:
“除去遗传和生物学的疾病过程,心理和人格之健康成长取决于良好的人际相互作用,而心理和人格之各种障碍则是不良人际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治疗可以定义为一种特殊的人际相互作用过程,简言之,也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心理治疗者和病人之间要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利用建立在这种良好关系上的人际相互作用,解决二人之间阻碍治疗顺利进行和取得疗效的各种问题。”
可以看出,此处非常强调良好人际互动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人际互动才算是良好的呢?所谓良好,我们通常的理解是:1.感到舒畅、高兴;2.心底善良;3.和睦相处;4.美好,如意。那么,在心理治疗关系中形容人际互动时的“良好”一词会不会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许又新教授做了如下阐述:
心理治疗关系是一种新的、亲密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新的人际关系有三个基本要求:
1. 不批评。
神经症病人和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是不恰当批评的受害者,他们亲身的经验使他们很难接受批评,更难于经批评而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
我们所说的不批评,不仅限于口头上不批评,而且要求心理治疗者在内心持不批评的态度,即所谓非批评态度(non-critical attitude)。不仅不批评,还要求心理治疗者去理解病人,理解导致病人的抱怨产生的全部事实经过,理解每一次事实发生当时病人的内心体验。
举个栗子:心理治疗者对一个抱怨母亲“不理解、不关心”自己的病人,一种恰当的反应是:
你的苦恼,我可以理解,因为我和你一样,也需要母亲的理解和关心。这话看似简单,其实深有含义,它把“抱怨”变成了“需要”,这在心理治疗中叫做重构(reframing,把病人的言语、观点和态度加以“再构造”或“重新制定”)。
真是棋高一着啊!
2. 不包办代替。
我国传统文化要求子女孝顺父母,也赋予父母在子女面前的绝对权威。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父母对子女(尤其是未成年的子女)采取包办代替的教养模式是十分普遍的,这是我国许多人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社会文化根源。
因此,在心理治疗中,新的关系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不包办代替。这主要是指不代替病人做抉择、做决定。
神经症病人最常向医生提出的问题之一是:“我该怎么办?”
父母的教训、斥责甚至惩罚使病人从小发展了牢固的“应该感”,而个人需要和兴趣爱好受着压抑,对父母包办代替形成心理依赖。因此,治疗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帮助病人弄清楚个人究竟有些什么需要。
其实“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几乎可是视为依赖性的标志,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往往会直接给出自己的建议,对于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来讲我觉得这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此类情况发生在咨询室中,咨询师(治疗师)需要迅速识别出这个陷阱,不可直接给出答案。
3.不偏倚。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1936)说得十分清楚,治疗者对病人心理的诸要素(诸方面)要保持等距离立场(equidistant stand)。也就是说,对病人内心世界冲突着的各方面等距离,绝不偏向任何一方。
只有对冲突的双方有深刻的投情的(empathic)理解,才能说是对来访者痛苦的心理冲突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必须明确,求助于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人,目的在于摆脱痛苦的心理困境,而这种相对持久的内心痛苦是心理冲突的体现。不偏倚的原则,虽然源于精神分析治疗,但是,它对其他心理治疗也是同样适用的。
不批评、不包办代替、不偏倚,虽然只有十一个字,做起来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作为一个咨询师,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加以训练。
许又新教授最后强调:重要的是每一次治疗后,我们都必须做记录,进行回忆思考,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我们便会减少错误而逐渐成为成熟的有丰富经验的心理治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