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道德指标,而且,非常的中国特色。在道德范畴里,孝不孝,这是原则问题,有副对联,上联的前半句就是"百善孝为先",就是说,你就算天天捐款给灾区,一个人养一百个孤儿,只要你对父母不孝,那都算白废。
孝文化的由来很久,起码到孔老爷子的时代,已经很深入人心了,基本上奠定了其在华夏道德领域的TOP 1地位。何以见得呢?翻开论语,讨论孝的内容基本上都集中在头两篇,学而和为政,也就是说,没有孝这个基础,在孔老爷子的理论体系里,后面的仁啊忠啊恕啊都是空中楼阁了。
那么什么是孝呢?跟孔老爷子推崇的所有道德名词一样,孝也没有准确的定义,在中国文化里,最特色一点就是一切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论语为政篇就给了孝以下几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定义:
鲁国政坛大红人儿孟懿子来问老爷子啥是孝,
子曰:无违。
无违是个动词,没主语没宾语,主语可以猜是指问话者,那宾语是啥?老爷子没说。所以后世把孝当成爹妈说啥都对、干啥都要支持。其实,孟懿子一走,老爷子就跟自己的学生说了,无违,就是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当然,啥是礼,又没说,但意会一下,其实老爷子是说,孝,就是无违基本礼仪、礼节,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紧接着,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也来问孝(我都要怀疑老孟家是不是有家庭矛盾,怎么爷俩都来问孝),老爷子答
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句麻烦,到底啥意思专家们分好几个版本的意见,有人说孝就是操心父母的身体好不好;有人说孝是父母只有在儿女生病时才发愁,言外之意,儿女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让爹妈省心。
后一种说法貌似靠谱些。人生病这是没啥办法的事,所以这一点上让父母发发愁不算不孝,但如果其他事也让父母发愁,比如找工作、找媳妇、生孩子、养孩子,让父母从生愁到死,那就不对了。
老爷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也来凑热闹,老爷子的答复意思差不多,都是对当时的坏风气发的感慨,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他说现在的人啊以为帮父母做点体力活、给父母口饭吃养活他们就算孝了,可你们不是也养猪啊狗啊马啊牛吗?如果不尊敬父母,没事跟爹娘耍脾气、摔脸子,那养父母跟养这些牲口有啥区别?
其实呢,能养父母的已经算不错了,宁可多养猪也不养父母的人哪朝哪代也不少啦。
孝影响不仅仅是在父母生前,还包括身后。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守孝不仅仅是不能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不能唱歌跳舞娶老婆,还不能改父道。
到这里,亲爱的读者你懂什么是孝了么?懂了?不懂?懂不懂就这么着了。
为什么老爷子这么强调孝呢?这一点,老爷子没有给我们直接的回答,但论语中有一句老爷子的学生有子的语录,应该代表了老爷子的意思: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父母孝对兄弟友爱,这样的人很少喜欢犯上作乱,孝悌是仁的根本,仁是做君子的根本。换句话说,君子不犯上作乱。
老爷子一辈子致力于建立完美的社会秩序,最恨的就是犯上作乱,那么,这个孝如果能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的确是可以达到老爷子的目的。想想,如果一个人对父母“无违”,想做到凡事不让父母发愁,每天想着敬养父母,大概肯定没胆量去向社会或上层统治者找茬儿,否则来个祸灭九族那还谈什么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