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得到APP推出的系列文章《得到名词解释4》,一起掌握一些我们可能从未真正理解,但是极其有用的概念。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概念是:一万小时定律,幸存者偏见,峰终定律,需求第一定律,复利效应,稀缺。
一万小时定律
- 通常的理解是: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就要在这上化一万小时的时间。
- 实质上:一万小时定律本质上是要得到关于某个行业的核心的心理表征,进而成为专家或者世人眼中的天才。获得心理表征是核心的话,那就涉及到一个核心的概念:认知循环周期。
- 认知循环周期包含两个变量:一个是周期的数量,一个是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所以一万小时定律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时间的量,更取决于时间的质。
- 如何用更少的时间,取得更高质量的行业表征,这个也许就是一万小时定律给我们的启示。
——伯凡日知录
幸存者偏见
- 幸存者偏见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我们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并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已经忽略了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
- 所有的成功者其实都是幸存者;我们要想成功者祝福,但是要向失败者学习,抛弃对于个案的迷信,让死人开口说话,全面系统的了解才能克服这个偏见。
- 要建立非常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一次成功,很多人是靠运气,二次成功,要想排除运气的部分,就要靠基于严密的逻辑思维的战略思考。
- 能够3次或者4次成功的企业家,通常对于整个商业世界的运行规律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 刘润5商学院
峰终定律
- 什么叫做峰终定律:当你去判断一次旅行好不好玩,一个PARTY是不是又去、一部电影是不是精彩,你并不会吧它所有的瞬间各自评分,然后求平均值,你只会吧最嗨的点和最后的感受提出来,基于这两个点来评价。
- 顶点和终点对于一个事情的体验最重要,这是就是峰终定律。
——古典:超级个体
需求第一定律
- 需求第一定律:无论何时何地,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价格降到一定的程度,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 需求和供给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当价格比较低的时候,人们是需求者,当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从需求者,变成供给者。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复利效应
- 巴菲特说过:复利效应有点像从山上往下滚需求。最开始时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而且雪球黏得适当紧,最后雪球会很大很大。
- 复利效应决定了每天哪怕只有极其微小的进步,但只要有耐心,每天都能在同一方向上持续地进步,就会收获巨大的成果。
- 很多人做不到复利效应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没有立大志,老是在原地做。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去立大志,锁定方法;第二,没有持续、稳步地做,因为好高骛远,或者难以坚持。
——李翔商业内参
稀缺、短缺和过剩
- 稀缺、短缺和过剩这个三个概念经常被混淆。
- 稀缺:如果一种商品,用出价的高低来竞争,而且只用出价的高低来竞争的话,这种商品就永远不会短缺,而只会稀缺。
- 短缺:如果一种商品它的价格收到了抑制,人们仅仅用出价的方法买不到这样的商品,人们不得不采取其他的竞争方式才能得到这种商品,那么这种商品就是短缺的。
- 过剩:过剩不是供给过多,而是产品的价格收到认为的哄抬,以至于卖家无法简单地通过价格就能够吧产品卖出去。
- 稀缺是永恒的,而短缺和过剩都是价格收到人为干预的结果。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我的收获:
- 一万小时定律,关注时间的质而不仅仅是量,认知循环周期是核心;
- 幸存者偏见是一种帮助我判断信息质量的一种思维角度,有助于我独立思考;
- 峰终定律其实是对于产品或者服务设计的一种思路,关注峰值和终值;
- 需求第一定律让我明白供给和需求其实是没有绝对区别的,无论提供什么最好提供稀缺性。
- 复利效应启发我去在自己的人生中寻找湿的雪以及足够长的坡道。
- 稀缺的概念启发我要着力培养自己对市场来说比较稀缺的能力,避免成为一个对社会来说过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