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参加完NMO后,和几个伙伴一起返程搭地铁回家,一路唠嗑到5号线,因为还不是特别熟,大家都走入了一个问学校、工作的事。
因为其中一个女孩正在准备考研,所以问起了我备考的经验,还没开始聊到高潮,地铁停下,她到站了,下去换线,就这样到嘴的话儿戛然而止,一路无话到家。
可,勾起的回忆,却怎么也收不回了。
那年,我大三,在武汉读书,暑假放弃兼职,全心全意备考研究生考试。还记得,那年的夏天异常的火辣,武汉,不愧是四大火炉之一,简单粗暴地用灼热的天气,食堂硬生的大米,来为备考的我增加考研这场战役的难度系数。
说来也怪,越是挑战大,我就越不服气。就如从来不准备考研的我,在大学3年硬生生说服了我的闺蜜不考研,而自己却走上了考研的道路。生活,有时候确实人算不如天算。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只有半年时间,而且学院老师还一个劲儿地阻止我们考外校,可能就是不服气学院辅导员老师认为我们考不上的蔑视口吻,又或是当时全院没有一人考上G校的挑战,让我当时居然疯了一样的准备了起来。
还记得,暑假7、8月,每天早上都是7点多已经开始步行去到外院的3楼,一路上接近20分钟的路程,已经汗流浃背。还没来得及自己心疼自己,就发现已经有人在教室复习了,所以自己也马上进入状态,坐定开始完成早上背单词的任务;中午到11点,大家就会再一次带着汗水走向食堂,打尽量能够调动胃口的食物,祈祷有好一点的米饭供应,吃完又是一阵汗水走回教室,稍作休息,下午继续复习,下午5点,大家再次拖动身体去觅食,然后返回,晚上继续复习到9点,回寝室,洗澡睡觉,第二天继续。
就这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度过了半年,走过了武汉最热的2个月,汗水不停歇;又走过武汉的冬天,在图书馆一楼考研自习室里,大家穿着厚大的绵衣,搓着手、跺着脚,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复习资料,写写划划,点头抓脑。再后来,开始复习政治,记背的东西很多,不得不读出来才能记,就在图书馆门前,大家拿着自己的复习材料,对着寒风,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满口的风,风越大,读的越响,读得越快,有时候一读就是3小时,然后才进去图书馆里暖暖,继续复习。就这样,我们走过了武汉的酷夏严寒,在刚过完元旦节的那个周末,就各自去了自己的考场,去检验复习的效果,体验和梦想的近距离接触。
再之后,就是过年,从小考试养成的习惯,考完试从来不对答案,考了就过了,不问成绩,就这样没心没肺地过了一个开心年,回到学校,准备专八的复习。还记得,那是3月的一天,那天的武汉,阳光灿烂,虽是早春,可还是暖和,和闺蜜吃完午饭慢悠悠地回到图书馆3楼,准备翻翻闲书,趴一会儿,再开始下午的复习。可是,那天的心不知为何,总是有点不宁静,或是因为一起考研的研友的学校已经出了成绩,据说成绩不错,一边祝福着她,却又一边担心自己。因为G校每年出分时间都很晚,便想着,不着急,等着吧,可谁知那研友说她朋友跟我考一个学校,已经查到分数了!
这,当时便是心里一紧,中午吃的饭感觉都快到嗓子眼了,闺蜜问我要不要寝室查分数?虽说嘴上说着,不着急,晚上回去再查,可心里早已经考不进去任何文字了。还是回去吧!就这样拿着包,走出图书馆,走向寝室。还记得,那段走向寝室的路,好像一下子变的远了起来,走在路上,阳光惊人的刺眼,晒在头顶上让人眩晕,可还是不管,我要回去查分,心中只这一个信念。
慢慢地爬上了4楼,寝室门关着,室友可能在睡午觉,拿出钥匙,慢慢打开门,室友询问,怎么回来啦?没来得及回答,已拿出电脑,开机,等待,慢慢地输入G校的官网➡️查询成绩➡️确定?,在输入准考证号后,点击确定,那一刻手开始抖了,心跳加速,呼吸不畅,万一分不够怎么办?脑海里高速转动着,可手还是止不住地想点开看看,点了确定!分没出的那一刻,居然网速卡了一个,网页居然跳转,等了3秒,出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看分数,看到分数的那一瞬间,真的心咯噔一下,滑动鼠标,再次确认,是我么?名字对么?啊,真的是!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啊啊啊,真的有这么多分嘛?啊啊啊,我考上啦!简直抑制不住地笑容,开始给爸妈打电话,给闺蜜报分,给。。。。
嗯,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一年,走回寝室的那条大路,自己的疯狂心跳,以及查完成绩后,晒在寝室门外的地板上的阳光。那一年,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