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身边相处几个好朋友,有说有笑,还可以共同分享趣事,一起打闹吃喝,再逐渐长大各自背负行囊离别时,承诺互不相忘,感情依然存在,时间的推移,每个人所经历的每件事或者接触的每个圈子让天真的人性质变的成熟,现实。
当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城市,相聚的生活在相同的城市回归故里,经常会相聚晒晒各自的圈子,吃吃美食,喝点小酒,举起杯子拍照留念,给远在另一座城市的朋友发张聚餐照片,寓意他该回去了。
远在另一座城市的那个他瞬间热泪盈眶,感慨万千,还是昔日的兄弟,想收拾行囊准备回去的时候,才发现已然在该城市定居,一个人的江湖已经定居于此,唯独可以做到的就是每逢节假日或者过年大假有空的时候会回到之前那座城市叫出当年的知己一起聚餐,来纪念当初的感觉。
可能久违不见的那个他,会让在座的朋友们增加当初的新鲜感,也只有短暂的几天会那么疯狂几天,假期过后就会回到各自的岗位,离别的时候总是那么心酸,也仅限当次。
再一次的回去已然过了几年,才发现原来的知己兄弟身边已经陆续多了好多伴侣,自己还独身一人,当他们再次让相聚的同时,自己已经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因为已然生疏,毕竟不像从前可以勾肩搭背,什么都不去管。当硬着头皮去相聚的同时,显然很不自在,即使朋友们的情感还在,由于另一半的隔开,他们的说话,做事风格已经没有那么洒脱,给别人的感觉是成熟了,给自己人的感觉却是生疏两个字。
渐渐地害怕相聚的感觉,因为他知道除了当灯泡的同时,就是无尽的尴尬,再一次繁忙的过程,电话突然响起,接起电话听到了知己们陆续进入婚姻的殿堂,邀约自己前去。放下电话,沉思许久,还是与内心作斗争硬着头皮前去。当前去祝贺,会被问到自己的另一半,只能含糊不清,敷衍过去,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更不知道之前被羡慕之后却混成这么个鬼样的自己如何去面对,更加不知道自己的另一半何时会出现。
日子一天天过去,原来的圈子已经渐渐远离,建一个聊天群的话题都是家长里短,生儿育女,家里媳妇跟周边同事家孩子的琐事。一向潜水派的自己只能继续做一个忠实的听众,不知道回答什么才好,因为完全没有话题,毕竟一无所有,可能那个时候的感觉就是为了当初的情义勉强留在群里吧。
自己一个人打拼的城市,从北上广的大城市,新的人脉朋友诞生,一起疯狂,不顾一切的吃喝游玩,然后回到当年的城市给周围的人或远方的知己吹牛说出各种大的梦想,最后放弃回到二线城市的原点打拼,逐渐明白了人只有相互在一块才能处点情感,但也不一定能完完全全成为兄弟的成分,毕竟亲兄弟还明算账的道理还是懂的。
同样的原理,大城市五湖四海的朋友起初联系,打电话等各自回到家乡当初的互不相忘也只是说说,各自一笑自己当初的幼稚,开始各忙各的。
钱赚的多少又会决定身边的人如何去看待,赚的多都是亲人,感情也都在,赚的少几乎都在渐渐远离,还有就是在大城市赚的多少消费水平不能去衡量二线城市的水准,因为赚起来实属艰难,相当于元气大伤,如果二线城市消费水平消费成大城市的消费水平那只能说赚的多,否则需要年这个关键词去补消费的缺口。
身边的同事几乎更没得说,在一块也就谈论工作的相关事宜,离开后几乎互不来往,这也就是为什么工作跟生活分的很清楚,毕竟各自有各自的圈子,总不能硬融入别人的圈子。
总结:当才华,钱赚的足够多了,什么事或者人都会随之而来,任何缺点都是优点,任何想要的都会来到。反之,那只能苦笑一番还是默默地去学习,寻找赚钱方法,不然谈什么理想,谈什么以后。用别人玩,看电视,刷短视频的时间去沉淀,思考,才能不负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