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戏:
6:
外面的演出见好即收,有甘心认输的态势。乐器消歇,更凸现梁改枝的清唱水平,口白清晰,嗓音有些沧桑,雄浑,刻画出的穆桂英别有一番风韵,久经沙场,饱受风霜的女中豪杰,有着雪中红梅之美。
人们不禁感慨,这姑娘,这么多年不干老本行了,唱起来还如此老练,稳重!
毽要踢踏,戏要嗝咂。梁改枝虽说这么多年远离了家乡的戏曲江湖,但她的初心没丢。早些年,一有空闲,就跟着磁带练唱,后来是VCD、DVD。广场舞兴起时,她也跟着学过,因此结识了一批戏曲爱好者,专业演员,开始参加有关的舞台义演,赢得不少粉丝和越来越多小有成就的同行。而她最拿手的戏不是当年的《三哭殿》中劝贵妃那一段,却是穆桂英这一段,每次唱起,总能收获如潮的掌声,引起众人的共鸣,和表演的欲望,三两和,几乎带动一场人同歌。
差不多有三年,她懒得打理自己的生意,放心交给老公经营 。简直像着魔似的追随舞台,直到后来老公玩牌,把一个饭店输掉了,她才忍痛割爱,离开业余表演队,重振旗鼓,又开了一家甜品店,自己亲自营业,只偶尔出去表演一次过把瘾。生意才做得风生水起,刚有些小满足,不想,老爹连招呼都不打,给自己找个后娘。她一时想不通,接到一个老朋友的电话后,连老公都没顾上交待,只跟店里的小吴说了一声,便喊上自己的铁粉驱车火速往回赶。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老爹却还在拼命掖着,眼里,心里哪有闺女们的位置!都给一个老妖婆迷魂住了,大凡他坦白些,我未必会跟他较真,做做样子而已。算了 ,他喜欢折腾,由他去!
烦事又钻心,一走神,最后一句,“我不杀安王贼不回家门”,如宝刀缩在鞘子里,苦露不出锋芒。这时,但听外面有个声音自带锋芒代她漂亮的收尾,赢得了一片掌声,喝彩声。
梁改枝猛一愣,落寞之余,忽然想起什么。
这时,但听外面的麦克风在召唤,师姐,师姐,梁改枝!到你府上,也不迎一下!
哦,是哪位小师妹过来了!
梁改枝激动、兴奋得像个小姑娘,脚不点地朝大门外窜,口里直嚷,师妹在哪里?
电子琴流淌出《重逢》的旋律:
那年落花时节
伤心渡口
我们匆匆别离
之后
天各一方
音信断绝
心有挂系
千里遥思
寄与清风、明月
知否
知否
许多年后
我们得以重逢
千言万语
尽在金樽美酒中
但听麦克风里传来女艺人的嘻笑声,师姐,我在这里!苏秀莲是也!
众人自动闪出一条人行道, 在零散的掌声中,梁改枝踏着抒情、明丽的旋律,向苏秀莲奔去。
苏秀莲撂下麦克风,张开怀抱,上前几步,迎接师姐。
掌声 里,锣鼓声起,两个三十多年未曾见面的姐妹拥抱在一起,喜悦的泪水感动得在场的观众眼角也湿润润的。
两人略叙别情后,同台献唱《重逢》,肆意表达她们今晚重逢的喜悦之情。
原来,苏秀莲早就认出师姐了,想想对方在外混的多风光,比比自己一把年纪了 还在江湖漂,一时自卑心重,感慨之余,流出了辛酸之泪。
梁改枝发自内心羡慕师妹,这么多年初心不丢,实属难得,既丰富了地方民俗生活,又传承,弘扬了家乡传统戏曲。
关于活着的价值,此时此刻不便深究,相惜相知尽在歌声里。
一曲终了,在团长的提议下,两人合唱了豫剧《下位去劝一劝贵妃娘娘》:
下位去劝一劝啊哈贵妃娘娘
撩龙袍
上前去好话多讲
叫一声贵妃娘娘
王与你商量
商量啊——
多少往事涌上心头,麦地,油菜花,师傅的绣花烟袋,雪天里偷攀腊梅,先后追过的洋娃娃少年……
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