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时,抬头看着天,觉得生活不过是睡觉吃饭背着书包上学去玩。
中学时,天天捧着书,也不知道看什么,听着老师的唠叨,为了升学,用了半条性命。
大学时,面对着就业,觉得路边买烧烤的都比自己挣得多,读书就是他妈的笑话。
小时候,不知道读书,认为所谓的读书和玩是相等的;大些,读书跟功名状元挂上了勾,也坚持相信着;慢慢懂了,书本上的不是一切,也不是打开四十大盗宝藏的钥匙。
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竟然想起了一个人。
那是我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日子,背好包裹,准备开始我的大学生活。
偶然,碰到了这位先生。
一副黑框眼睛,白色polo衫,黑色西裤,有些疲惫的眼睛。
四目相对,有些事情很神奇,在第一眼你看到那个人,就会觉得很熟悉,很舒服。
我看他如此,他也看我如此。
谈到读书。
他说,文起先秦,师从传记。
突然,我就想读读这些书了。
字里行间,千年前,百年前,还是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在变,政治经济在变,社会道德在变。
唯一没变的就是我们本身。
我们本身很复杂,有的人是一曲小提琴小调,有的人是一部恢弘的交响乐,有的人则是黄河边上安塞腰鼓……
人,吃饭睡觉排泄,这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人生来是相同的,后来就不同了。
而读书就是这样的变得不同的方式。
生与死是两点。
从生到死,一条线,读书变将这条线开始分层。
书,不会直接改变世界的力量,也不会一瞬间将我们变成飞檐走壁的蜘蛛侠或是拿着神器的雷神托尔。
先秦让我看得远,教我看得透彻。
人物传记,我学怎么做,怎么走。
书,不是打开宝藏的钥匙,也不是阿拉丁神灯,说出愿望就可以实现。
既不是壮阳药也不是兴奋剂,这是一杯营养液,慢慢改造,一点点磕磕绊绊的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