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是很会说话的人。这么说吧,我语言组织能力有些问题,在表述一件事情时,我心中虽然知道是它什么意思,但是我却无法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或者说出来。我在表述这一件事情时,说话时总是断断续续的,经常前言不搭后语,没有什么逻辑,别人听的难受,我也说的困难,真的好难受。这种感觉别人不说还罢了,只要别人一提到我的这个短板,我就感到很自卑,突然之间就有一种自己似乎没什么用处的感觉,“一个连说话都不怎么地人,怎么去更好的生活,还有什么用”。
不会说话,语言组织有问题,我的短板,为了能够让我的短板慢慢的增加长度,我开始了读书写字的学习任务,每天坚持读一到两小时的书,然后再写一篇文章将自己的日常所感记录下来,通过读和写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也十分的热衷,虽然每天在写东西的时候都不是很乐意,但是我还是坚持去写,因为我听说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没办法,我坚持着,两个月过去了,我逼着自己写着,刻意的写着。但是,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没有多大的提升,叙述一件事情还是不能用更形象化的语言,恰当的词语去叙述这件事,要么结结巴巴,要么含糊其辞,反正真的,在我看来我还是没有多大的变化。举个例子来说吧,上周同学聚会,我们三五个人,因为好久都没见了,所以我们要在喝酒前一人说一句祝酒词,一番话,其他几位同学都很流利,顺畅的表达清楚了他们的意思,按理说最后我说的时候应该把他们的话总结一下或者说自己再从另一个角度说出祝酒词,当轮到我说时,我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我虽然知道我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我一方面有些紧张,一方面我心中虽有东西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我是准备把他们说过的话总结一下的,但是当我刚开始想要说时,我又不说了,因为我不知道咋说,最后搞得大家都不好意思了,场面很尴尬吧。大家面面相觑无奈的说到,“你就随便说一句吧,没事的”,我还真得说了一句话“一切都在酒里”,就这样,好尴尬,难道不是吗?所以我说我的说话水平有待提高,而且都有只种迫在眉睫的感觉了,“这都是什么,连句话都不会说,还谈什么理想”,“是啊”!
两个月过去了,自己并未有什么变化,依旧是那么土,那么的说话组织不到一起。我在这里并不是对我的坚持有所抱怨,也并不是对书写无用论的批评,因为从坚持这些事的第一天我的心就很平静,我就在想,慢慢的,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并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我有这个耐心,因为我觉得我所做的是对的,所以我一直在。但经过一番思考,现在我似乎有些焦灼了。我觉得问题关键还是自己出了问题,自己可能在写作方法,安排,技巧上面没有什么突破,而且写作,写作,你得有一定逻辑,结构,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难道不是吗?我现在写作,写一篇论文就随便写,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想想,思路写下去很自由,很散漫,写作很随便,没有什么固定的逻辑思维,格式,我总是认为“文无定法”,想怎么写怎么写,但现在看来似乎自己有些错了。这样下去可能在长期会形成一种好习惯,但在短期内却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展,我就是一个事实,也许我并不长进吧,虽有方向,却不知怎么去更快地到达终端。
坚持了两个月,首先我对这种精神表示赞美与钦佩,不错。但是我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孤注一掷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岂是你写几个字就可以随随便便提高的,我突然发觉的自己把一件事情的成功想的太过于简单了。导致一件事情的成功,成型与否有很多因素在里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么一个庞杂的体系岂是一个天天写作习惯就可以顺利完成的,一方面我们必须重视“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得去行动,既然每天强调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我们不仅是在口头上理论上要去完成任务,还得去在现实生活会中集中锻炼,比如说你在听一个讲座,当活动的主持人让我们提问题时,我们应该积极主动一些去提问,这样慢慢的,不仅样使自己的信心,信念更加强大,更加勇敢,而且我相信对语言的组织也是会有一个提高,毕竟“实践出真知”。
你坚持了那么久,为什么你还没有多大变化,也许你可以多管齐下。从多个方面入手,注意方法与技巧,多加注意,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