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墨水
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我买的唯一一本课外书是上六年级时,班主任组织班里成立图书角,学生们被要求带自己的课外书到学校,为班级图书角的建立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为此,爷爷带着我去买了一本郑渊洁写的《皮皮鲁》系列的最新出版的一本书。我很开心,终于能和别的小朋友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本课外书了。
在小学,我们这一代,最出名的儿童读物是杨红樱写的《淘气包马小跳》和郑渊洁写的《皮皮鲁》系列的图书。这几乎班里每个同学都有,或者有一本,或者有全套,我们就相互之间借阅着看。而我小时候拥有最多的是我姐姐或者哥哥们留给我的,老师送给我的,亦或者我妈妈买给我的《作文大全》。说实话,这个远没有那两个系列的图书对我有吸引力。这类的书,要不我就是没有翻阅过,要不就是滚瓜烂熟的背了几篇,在考试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作文话题,反复修改套用,最后自己都觉得写的作文空洞乏味。那时候我想看课外书,想看有意思的书。但是,在那时,可能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没有经验,再加上家庭并不是很富裕,爸爸妈妈可能没有给我买课外读物的想法。但由于这两个系列的图书在当时太过于盛行,我借阅同学们的来读,也把这两个系列的图书读的七七八八了。
到了初中,这两个系列的图书仿佛代表着过去,他们依然在小学阶段盛行,可初中阶段的我们已不再阅读了。这时候,在我们之间广为传阅的是读者、意林等杂志。阅读种类的改变代表着我们的成长,但不变的依然是,一本杂志,一人买,几人看。
高中阶段,选择了理科,对政史地一直无感的我,也算是一种解脱。但随之而来的函数、磁场、各种化学反应以及遗传等知识的学习和消化,也已耗尽我所有的精力。课外阅读的输入真是少之又少。
到了大学,校园还一直在扩建中,随着大气图书馆的竣工,这栋建筑物已成为学校的门面。借阅图书,上自习,毕业拍照留念,这个地儿也早已成为在校每个学生的打卡地了。我喜欢学校的图书馆,因为它的藏书,因为它的环境。当时的我贪婪的吮吸着图书馆的精华,我阅读了许多国内外的小说,例如,《飘》、《安娜卡列尼娜》、《平凡的世界》等。我边读边思考,希望弄明白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对生活有一些感悟。当时的我,阅读完每一本书,会自发的写一些什么,这算是对阅读的一点输出了。这美好的、闲暇安心的阅读时光,持续了大学三年。大四的时候,开始忙着考研,忙着准备出国,忙着看专业课的书,忙着提升自己英语的听、说、读、写,再不能安心的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了。
后来出国了两年半,这算是我最最开心、自由的时光。我也经常泡图书馆,看过图书馆的晚霞,待过图书馆24小时开放区,迎过图书馆的晨曦,图书馆什么样儿,我都曾见过。仿佛它是我最忠诚,最信赖的伴侣,你来了,我陪你,你不来,我等你。当时在图书馆,做的最多的就是小组讨论作业,查找参考文献,修改各种论文。但对于文学,我的输入少之又少。
随着社会发展趋势的改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视频软件的开发和盛行,许多人每天都看着手机,不停地刷着一个接一个的视频,从小孩到老人,每一阶段的人都在享受着视频带来的最直观的视觉冲击。上班后,有时身体、心理都很累,就会看最直接,不用动脑的视频,来缓解自身的压力,舒缓自身的情绪,甚至是逃避现实,但这带给我的除短暂的快乐外,只剩下空虚感。对于写作,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外,感觉很难找一个词或者美好的话来恰当的表述自己的感受,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到了江郎才尽,黔驴技穷的地步。
现在工作快一年了,不算稳定,仍需要参加各种考试。前段时间忍不住在网上买了许多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宿舍自己的柜子里,排成一排,看着心里美极了。最近,仍然在准备考试,但是课外读物仿佛比孔子、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理论更吸引我。一周半的时间,不自觉的读完了三本,让我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不管社会如何的发展,相信纸质版的书籍是不会缺少和丢失的。在快节奏赶路的同时,我会时常的提醒自己,多喝点墨水,多丰富自己的内心。长与文字为伴,不觉得空虚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