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湖北省武汉市作协主席李修文的散文集《山河袈裟》。起先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初读了他的新书《诗来见我》。我对古诗文的喜爱,源于对古诗文的一知半解,这也造成了在喜爱这本书的同时,遇到了读不懂诗词内容的尴尬。全书包涵的诗词内容广,覆盖面大。许多都不是教科书中得来的。读到后来,显得有点吃力了。再加上孩子学习,环境不允许。暂时将读这本书的想法放下了。
没想到在省图馆,又发现一本他的《山河袈裟》。这在他讲座的时候提到过。于是匆匆的借来一看,便被这里面的沉重感吸引了。在本书中,有大多数都是在写生死,在小人物的身上,哀怜生命的脆弱与平常。可是字里行间却没有一个字在数落,身边的人,笔下的人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这些人的悲惨命运里,作者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有酒一起喝,有难同当,有死生共同面对。在作者沉重的步履里,是对生命一视同仁的笑傲,是对写作的孤寂执着。是一片丹心,是生命的厚重,是鬼魂传说掷地有声的质问。
我见过李修文,他在台上,我在台下。省图书馆的长江讲坛上,他镇定自若,挥斥古今诗词于己用,翩翩风度里,是一个深沉文人的底蕴。我坐在台下,正中央的位子,是初入文坛的新秀。他的字字句句于我是启发,我用仰视的角度去赏析讲坛的讲话。在主席和我的距离中间,只有六排位子,但是我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才能走到讲坛上面,用平等的话语,与面对的他对话。
读完《山河袈裟》,我有一种冲动,我想将自己碾碎了,然后再重新用生活的苦难塑造一个自己。自己便浑身附着对生活的理解,懂得珍惜,懂得不易,懂得生死,懂得成长,懂得远方,懂得选择,懂得沉重......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若远方和眼前的苟且是一样,我们的追求又有何种意义?
这个世界,远没有我看见的这般简单,当我试图走入人性的深处,我才发现我的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