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起跑线是父母的认知

之前,参加过一个保代公司的客户回馈活动,主办方邀请了一个常青藤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他的主要观点是以终为始,从小规划孩子的教育路径。

他自己给孩子的规划是这样的:常青藤大学←深圳四大高中←深圳四大初中←深圳四大初中对应的小学←深圳四大初中对应的小学对应的幼儿园。

因此,他首先让孩子上到了深圳四大初中对应的小学对应的幼儿园,然后就是各种课外班(补习+兴趣),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孩子考上常青藤。

现场很多家长听得频频点头。

我们知道,金字塔下大上小,从幼儿园开始的那么多孩子,用学习成绩来评价,能考到头部的始终是少数。 

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有考上常青藤的可能,但深圳每年数万考生,能考上清北和常青藤的不过百。

规划很重要,但是落实更重要,特别是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更重要。

其实,除了这种规划,还有更多的规划可以选择。

我当年申请澳洲移民签证时,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帮助孩子在教育的道路上“曲线救国”。

那时老大已经考进了实验学校,她没有上过辅导班,但她的同学中,那些玩的好的同学个个都上了辅导班。

我不希望她学得太辛苦,所以办移民对她而言有几大好处:

1.考国外大学相对容易;

2.如果能顺利地拿到身份可以以华侨生的身份读国内的好大学;

3.可以以国际学生的身份申请香港的大学。

后来我去了澳洲后没有拿澳洲身份回到深圳,而她则享受了澳洲的四年免费教育并在澳洲参加高考,用澳洲的高考成绩申请到了香港大学,而且超出我的预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生老二时,因为香港政府那时还有出生落户政策,允许双非父母到香港生孩子,这样老二就在香港出生,拿到香港身份,从幼儿园开始就在香港接受教育了。

他将来高考就比在内地高考多了一些选择,有港澳台联考、两校联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 ,还有部分内地高校的独立招生 。不同途径各有特点,难度也不太一样。

生老三时,香港政府已经不再允许双非父母去香港生孩子了,于是就在深圳出生落户。但是,妈妈的户口依然留在西安,她中考后是可以将户口迁到西安读高中,在西安参加高考。

我们知道,从高考录取率来看,广东目前是高考最难的省份。陕西高考用的是甲卷,比广东高考用的1卷简单,因此目前相对深圳的高考,西安高考有一百多分的优势。 

河北衡水出名有两样东西,一个是衡水老白干,一个就是衡水中学每年的清北录取数量。

2021年爆出衡水中学的校长为了确保儿子能上清北,把孩子的户口迁到西藏,在衡水中学学习,以西藏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孩子的高考成绩是605分,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来看,这个分数在西藏确实可以通过强基计划冲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而在河北,上清北则要差不多700分。后来因为曝光,孩子的西藏户籍时间不满三年,被取消了西藏高考资格。

现在很多人利用香港的人才政策移民香港,多数人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用香港身份参加高考。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家长利用东西部一些地区招商引资政策,将孩子户籍迁移过去读高中,在那些地区参加高考,帮助孩子避开本地激烈的高考竞争。

很多孩子是一个人努力规划自己的学习,还有的孩子则是一家人帮他规划学习路径。

所以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说孩子,因为那条起跑线是父母的认知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