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你忍不住想和孩子说话时,问问你自己,你很焦虑吗?你是不是很无望?若是,不要向孩子开口,去找你最好的朋友和亲人聊天,哪怕发泄。但不要带着焦虑与无望和孩子谈话,孩子会捕捉到你的焦虑和无望,这会进一步击倒他。除非父母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你还有内疚、抑郁、焦虑、恐惧、担忧存在,请你不要去打扰那个孩子,如果你有这些情绪存在,这些情绪都是你自己的,都和孩子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你还没有真切的看到自己,或者真切的理解问题,你是不断的在打扰他,然后也不要试图找别人去劝解那个孩子。如果孩子认同你的难过、可怜,你孩子长期发展下去,我们前面最讲的投射性认同,他也会对自己进行攻击的,所以你要看你的动机是什么,跟你的一言一行的动机是什么?
2.给自己:今天给自己放了假,把该走的亲都走完了,该办的事也办完了,晚上一家三口去吃饭,很开心,拥有现在的幸福是最幸福的事。
给老公:晚餐跟儿子说了好多,儿子没有看手机,看着好像在认真听爸爸说,也许这就是男人和男人之间的对话。
给儿子:今天心情不好,觉得自己好像已经颓废好久了。我只是听,当我没有更好的话去回应的时候,我选择了倾听,也许孩子只是在表达他的情绪,他不愿意说就不说,那是他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