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儒德--教学中的心理效应(二)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1.在接受新班初期尽量避免一些雷点,利用好首因效应给学生留下严格,有原则底线,对事不对人的印象。这样即使后续在带班决策上出现一些差错,也不会造成整个班级氛围激烈动荡,后续我个人认为每个班主任都应该尊重自己的性格底色,让班级具有班主任IP,把握住了整个班级的话语权和民心,同时探寻适合班情的特色发展道路。

2.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再次解构教师与学生沟通步骤:网络上火热的三明治沟通法引发学生情绪“正面-负面-正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开局的基调要根据事情的性质进行区分,也要根据学生性格及家庭氛围进行调节。根据近因效应除去严肃错误问题,尽量避免收尾加重学生负面情绪,青春期大部分孩子还无法独自消化好负面情绪,也为下次沟通增加了孩子抵触心理,难度加倍。

3.作为教师与学生相处避免被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影响,一定要把时间线放长去观察,分析学生与家长行为动机和性格模式,透过现象看本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不要等墙倒塌了再去造墙

引导学生课下即使复习,了解艾宾浩斯曲线是很必要的,但根据学生目前的在校时间和任务量,把期待压在学生身上是不负责的,不符合学情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作为教师在备课准备期间牺牲一些课容量进行有计划的复习是很有性价比的,也希望通过我的数学课堂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科学的学习节奏与方法。

1.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和学生告知:遗忘是不可耻的,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保护自身功能性的存在,我们要做到的是利用遗忘的规律,留下我们想要的,忘掉我们不需要的。

2.安排复习课程,前期利用好课前小测,课后小结提问。注意:复习模式要前紧后疏,前易后难,从基础知识点题型的小复习,到综合类题型的限时考试。复习模式也要变化:默写,小测,单元考,学生讲题任务,学生搜寻变式题目,学生自主出题等。复习的内容一定要设置梯度,避免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也要相应的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升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