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凌乱综合症刚刚治好,然。。。
对于有点点强迫症的我来说,故意停下一周的写作,发现自己快要急的冒火了,一停不打紧,停下来细细琢磨发现好多事情都乱了章法。
一周下来,简单小结一下自己最近都怎么了!
乱,事务性地忙乱,效率性地凌乱,被干扰性地慌乱。
事务性地忙乱
开年之后,由于自己工作事务增多,突然发现我要是能像悟空一下能72变该多好啊,或者至少像八戒一样36变也不错,然我没有遇到给我三颗痣的仙女。
事务增多的好处在于能升级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事情-时间合理协调安排能力,事情发展预判能力,而这些能力升级的核心竟是元认知能力。当感觉到吃力或者忙乱的时候,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还要加速提升,同时马上决定开启“温故而知新”模式,伴随着一路的行走,对有些概念理解的深度发生变化,遇到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又产生新的思考,感觉自己反而比不学习时更是一脸懵逼。
为什么会产生事务性忙乱呢?自我分析有:1、增加的事务是之前未曾经历过的,简言之,无经验。处理事情的方法、时间、火候都拿捏不到位,让自己未能娴熟处之。2、自己的准备不够充分,思想上准备不够充分,敏捷度上不够充分,辅助工作准备的不够充分。3、自己暂时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把所有事情都能按轻重缓急一一理顺。
效率性忙乱
最近,自己以蜗牛般的速度悟得一个简单而真实的道理,有些事情本来就是该慢,有些事情本来就该快,而这快与慢的火候掌握不好,很容易欲速不达、适得其反,效率自然就不会太高。
本来只是订阅了两个专栏,原计划中-每天都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学习、总结、留言与交流,结果倒好,半个月了愣是没有写出几篇自己满意的留言,愣是没有按时“呼喊”大家及时交作业,愣是没有带动大家的热情来。半个月来,学习上效率不高,质量不高。
分析原因:表面现象似乎是事情多了,时间有限,有些事情被积压了。本质上还是自己在单件事情上效率没有提升,导致自己有时候“未必很忙但确实乱”的尴尬。
被干扰性的慌乱
春节期间,由于追随传统,来回奔跑在各个人情礼节的路上,践行的惯性被打断了。我们都知道自由滑运动员一旦在某个动作上失误,导致身体惯性被打乱,整个体力分配和精神专注度都可能乱的一塌糊涂。
自己目前的状况是有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事情,自己的时间也好事务安排也好必然要为这些事情留点空间,那么一旦被打断,确实有很焦虑的情况出现,搞的自己心慌慌的。
为什么非要写这些呢?
我自己慢慢琢磨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阶段性调整,把事情安排和时间分配调整到比较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来。当然这节奏不能慢到掉队,最起码要在第一阵容。
写出来相当于抽丝剥茧,把自己理顺,把思路理清楚,适时微调一下方向盘,免得跑偏。
再者,我个人觉得自我反馈的机制因该像曹操一样,然这取决于元认知能力的段位,我也在慢慢提升的路上。
最后,写这方面类型的文字有点怪怪的,不像写生活那么潺潺小河涓涓细流。但我还是要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那就硬着头皮开始写,一开始可能笑话百出,当然这都是为了保证以后不会百出笑话。
乱,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这种问题向来都很难回答,必需要具体到事情上来说!咱们每个人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不管咱是快刀斩乱麻型的还是其他哪种类型的,咱最终都得把问题解决。所以,正确认识“乱乱的”,迅速调动元认知,合理自我调整,拿出或快或慢的方法,高效地“拨乱反正”,末了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套路倒是很有必要。乱,有时候不过是咱升级通关路上的一点小障碍,偶尔乱一乱也不是坏事!(感情上的乱不在此列,施主切要三思)
乱,就一个字。
不乱,要做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