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那句: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直到在真的种树之前,我还认为这只是一个用来督促自己珍惜当下,赢在未来的一个类比而已,没想到这个想法居然在今年的植树节变成了现实。
今年植树节,响应物业的活动,带着娃,我们一家三口在小区种下了一棵细高细高的小树,我很开心,可以带着家人孩子真的种下一棵树,种下树的那一刻,我就对小树十年后的样子充满了憧憬。
我告诉孩子,这是你亲手种下的树,一定要细心呵护,让小树陪伴你成长,看看你俩谁长的更快,更茁壮,孩子也充满了期待,还把活动的标签贴在了树上以示纪念。
想起来,我就会带着孩子去看看小树有没有发芽,有没有成活。因为在种植时,树坑里有块石头,很难挖出,我很担心这会影响树根的生长,所以经常带娃去观察树的生长情况。
过了一天又一天,随着春天的到来,眼看着周围别人同期种植的小树都开始发出了绿绿的嫩芽,可是我们这棵树还是干巴巴的没有哪怕一点生命的迹象,我用手指甲掐开一点树干以此验证树是否已经枯萎成干柴,但看到树身的绿色时,我心中还是坚信树是活着的,我告诉孩子:可能咱们这棵树太高了,营养传递到枝头需要更长的时间,我们再耐心等待吧。
眼看着小区里的都快绿树成荫了,其他的树木都已经枝繁叶茂,有一天早上跑步经过我们种植的小树,没报希望地瞟了一眼,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擦了擦眼睛走近了一看,没错,高高的树梢上居然挂着绿绿的叶子:小树成活啦!抑制不住兴奋之情,跑回家,摇醒正在熟睡的孩子:宝宝,告诉你个好消息。他睡眼惺忪地睁眼问:怎么了,妈妈。“我们的小树发芽了,成活啦!”我兴奋地像个孩子。
初夏,小区里的树木都已经绿油油一片时,连我们这株熟睡好久的小树都已经苏醒了,可是仍然有一株同期种植的小树还是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它静静立在那里,春天的风吹过,它却稳稳的,当时种的时候我印象中应该是树坑比较深的。我跟儿子说,马上入夏天了,这棵小树还是光秃秃的,咱们折一下树枝,看看是不是已经都干巴了吧,那样的话这棵树可能真的死了。
不出所料,枝干很脆,都已经像干柴一样,但我用手刮了一下树干,好像还有点水分。我俩都觉得好可惜,就这样,我们想起来就会时不时看看我们种的小树,我跟儿子约定,这是我们亲手种的树,看看能长到多大。
就在昨晚,从小区朋友家吃完饭往家走时,经过那一片新种植的小树林,顺便看了一下所有的小树,我们再一次被震惊了,除了其他正常生长的枝繁叶茂的小树们,那棵被我们宣判“死刑”的小树居然也长出了绿叶,而且,它是从靠下部的主干处长出了好多层次不同的嫩叶。
至此,今年植树节种下的这批树木全部成活,从3月到6月,历时三个月,从春天到夏天,跨越两季节,最终看到了希望。
这段时间,我们用耐心在等待希望,等待小树苗靠自己向下生长的力量汲取地下的养分获得新生。
有的树,因为所处地段的土壤条件更好,养料吸收和供给比较顺利,所以早早就展现了生命力,就像那批很快发芽的大多数的树苗们。
有的树,种植的地下有石块或者垃圾袋等阻碍生长的因素,导致其扎根的过程要克服更多困难,但只要足够的时间,它依然战胜了命运的捉弄,比如,我们种的小树,最终还是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还有的树,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已经过了成活期还没有一丝希望,甚至已经被人放弃,不被关注,被宣告死亡,但就在不经意间,它却默默地自顾自地成活了。
通过观察和经历一株树从栽种到成活的过程,我深切体会了大自然(植物)的神奇力量。这让我对待孩子,对待生命有了新的思考。
种树很简单,就是刨一个坑,把树插进去,浇水,埋土,定期浇灌,剩下的就要依靠树木自己的力量,在种下去的那一刻到发出生命信号之间的那段时间,其实就是它扎根的过程,我们无法看到,于树木而言,他们一直在努力与阻力抗争,但终有一天,他们战胜了黑暗,终于可以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十年后,二十年后,将会从细细的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有用之才。
孩子的成长与树木的成长过程其实真的非常相似,终于理解为什么我们一直提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了。
看到了不同树木的先后成活过程,每一棵树因为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扎根所需的时间不同,对生命的回应和反馈也差别巨大。
作为家长,对待孩子,当然更要耐心浇灌,永远心怀希望,陪伴他们慢慢地冲破黑暗,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学会深深地扎根,他们一定也会像树木一样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释放光芒,发挥所长。
一棵树,让我看到了生命向上生长的力量,开始反思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足,也试图探索更多亲子和谐的方法。
敬畏大自然的力量,谢谢我们的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