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例举了前人的解释,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解。前人:慎其终者,是说对过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民德归厚矣”,他们解释,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南提出新解是: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
南先生说前人的解释意思对了但有点牵强,我个人认为南的解释也有点牵强。他之所以这样解释是因为他一贯的主张《论语》已经编的很好了,这一篇是讲做学问的,所以“欲慎其终者,必追其远。”
这当然也是一家之言。其实《论语》本来是孔门言论合集,古人编的也并不一定就是那么的无懈可击。我认为这句话就其本意上来讲是讲“为政”的,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就是讲治理国家一开始能做的好的很多,但能始终如一做的好的很少,也是劝太宗慎终的意思。南的解释把追远当成慎终的原因了,就前半句而言也勉强能说的通,可突然“得出民德归厚也”的结论岂非太突兀?所以这句话的解释应该是:统治者如果能善始善终,时常追念创业之始时的艰苦传统,这样民风就会很淳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