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婴儿时期:父母这样做,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很多父母经常问到我:“我看到让三四岁或更大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好办,但是对于不会说话的初生孩子该怎么办呢?”

举个例子

一个婴儿在凌晨五点钟开始哭泣。很显然,孩子遇到了一个问题,也可能是一个需求,但孩子无法向父母传递一个语言信息:“我现在很不舒服,十分烦躁。”而父母回应说:“宝贝儿,你哪儿不舒服,为什么哭啊?”

宝宝哪里听得懂妈妈说的话呢?宝宝的哭声更大了。

于是,妈妈赶紧行动起来,不可能饿啊?也不是尿布湿了,抱抱摇摇还不行,究竟是怎么了?

妈妈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也无济于事,不仅感到一头雾水,更是焦虑愤怒有加,而孩子却哭得更加厉害了。

这是因为什么?因为妈妈没有读懂宝宝传递出来的信息,以至于费了好大的力气也不能解决问题。

两种错误理解

1、婴儿是不懂事儿的和被动的

认为对于年龄较大和能够说话的孩子好办,而对于初生的婴儿来说是不懂事儿的、只能是被动接受的,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

2、婴儿是没有能力的

因为幼小的孩子在很多需求上都要依赖于成人,因而婴幼儿几乎没有能力去解决自己早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同样是一个错误的理解。

婴儿是什么样子的

1、婴儿同样有需求

婴儿与较大的孩子和成年人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饥饿、寒冷、潮湿、疲倦、沮丧等等。

2、婴儿有赖于父母

婴儿极度地依赖于父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为自己提供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婴儿的内在资源和能力确实是很有限的。当婴儿饥饿时,他们不能给自己倒杯牛奶来喝。

3、婴儿没有语言能力

婴儿不具备通过语言信号来表达需求的能力,也不会使用语言来和其他人分享他们的问题和需求,这是一个最大的障碍。

4、婴儿不知道什么困扰自己

婴儿并不“知道”是什么在困扰着自己,而他们的很多需求都是生理上的需求。也就是说,由于生理上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引起的问题,比如饥饿、口渴、疼痛等。

父母面对婴儿的时候

1、面临着特殊困难

为了协助婴儿解决这些问题,父母也面临着特殊的困难。比如,父母对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心中想些什么感到十分困惑和焦虑。

2、弄清原因最难

婴儿的啼哭是最为频繁也最烦人的一件事情,父母如何才能弄清楚在每种时刻,究竟是什么在困扰着一个烦躁不安、哭哭啼啼的婴儿?

3、错误的做法

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想要怎样;不断地用说话来面对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试图解决问题;逐渐失去耐心;焦躁转为愤怒;孩子受到严重的“被抛弃感、恐惧感”,哭闹得更厉害了……。

父母养育婴儿的误区

1、照本宣科养孩子

大多数父母,不是听养过孩子的人去养孩子,就是“照着书去养孩子”,再不就是听“育儿专家”讲如何养孩子。

2、孩子是有巨大差异的

问题是,一方面,这孩子并不是他们的孩子,父母都不了解,他们又没养过你的孩子,凭什么能理解你的孩子?

另一方面,每个孩子和每个父母之间的差异都很大,远不是一个模式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对一的理解和解决。

父母如何弄清楚婴儿的需求和问题

1、必须了解孩子

要想有效地帮助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满足孩子独特的需求并解决他的问题,父母必须对孩子有所了解。

2、必须掌握信息

要想了解孩子,必须掌握孩子传递出来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主要是通过非语言的形式传达出来的,父母能够“倾听”得到并进行行为沟通和解决。

3、逐步排除法

父母通常必须要做的是,看看小宝贝儿有没有吃饱,有没有尿湿,是不是暖和,要不要抱抱,要不要逗逗等等。

4、解码非语言信息

当父母接收到孩子啼哭的“非语言信息”,就必须立即进行“解码”。

假如父母解读为“你觉得冷了”,就去盖被子,但孩子还在哭,证明父母的“解码”错误。

假如父母解读为“你做噩梦了”,就去抱抱孩子,但孩子号啕大哭起来了,父母的“解码”又失败了。

最后,妈妈把奶头塞进孩子嘴里,孩子咂巴了几下嘴巴,不哭了,父母的“解码”成功。

但是,父母感到困惑了,因为“姥姥说了”、“书上讲了”、“育儿专家告诉了”,每隔两个多小时喂奶最合适,孩子吃奶才过了不到一个半小时呀,不可能是饿了呀?

这对父母不明白——孩子是有巨大个体差异的,而父母也是有养育孩子效能上的极大差异的!

5、沟通准确度

要想成为高效能的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解码”和沟通准确度。这和会说话的孩子沟通过程的机制完全相同,区别只是在于父母必须使用“非语言反馈”。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根本

1、婴儿极端需要父母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婴儿极端地需要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不是别人,准确沟通的主要责任毫无疑问地要落在父母的肩上,任何人无法替代。

2、父母必须亲自带养

父母要在孩子出生的头两年,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因为,父母可以比任何人都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否则的话,“健康快乐成长”是不可思议的。

3、别人代养的危害

很多父母缺乏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来完成和孩子的整个“解码”和沟通过程,甚至交给别人代养,这样就会在将来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也会危及孩子的情绪健康。

4、做有效能的父母

如果你能够通过使用积极“解码”、倾听、行动、平和、耐心、不离开、不代养、理解孩子的非语言信息、反馈准确、恰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你将成为一名最有效能的家长,孩子在将来也一定会有出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