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某个亲爱的小伙伴很多篇文后,我注册了简书的账号。原因很单纯:有打赏的功能啊~蚊子腿也是肉,在被房贷压迫得喘不过气的时候,看见和钱相关的眼睛自动绿了。之后又看了小伙伴若干篇文,尤其是她七八年前写的文字之后,终于开始动笔了,不再纠结要不要有一个完美的开篇。原因也很简单:如此清晰的感觉到青春易逝,我竟然已经到了十六岁时觉得那么遥不可及的年纪,再蹉跎下去,真不知道自己会活成什么样子。
第一篇文,还是要装装13,所以选了个高大上的话题:思考。
我其实是个没什么思考力的人,也一直不重视思考。似乎也没有人教我什么是critical thinking,什么是有自己的见解;小时候父母总是希望我能“听话”,一旦有一些和他们不一样的观点,总是如临大敌,冲突之后从此双方心照不宣小心翼翼避而不谈,我也乐得当一只鸵鸟。只是若干年后才痛彻的领悟:你当初绕开的不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只会在某个你猝不及防的时刻爆发,让你很想对生活缴械投降。我一直以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前者是少数,但,似乎那是指变革中,而不是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
虽然不思考,但我的人生一直过得还行。究其原因,两方面:一是我挺open mind的(或者说脑洞比较大,又喜欢装着见多识广见怪不怪的样子,然,装着装着还就真是那么回事了),谁的话我都能寻出三分道理,觉得挺好,实在和我三观太不一致也能“我不支持你裸奔,但我誓死捍卫你裸奔的权利”。所以在各种环境各种人群里我都混得下去,进而混得不错。曾经在一所非常开放包容的百年名校读高中,遇到一个难得的古板的班主任,和班级里一半的人关系紧张甚至水火不容,然后我成了班长,周旋在两方之间,理解和维护双方的立场,也能得到双方信任,至少维持了一个表面和平的局面。
二是我记性好而且喜欢文字。记性太好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生活中就容易记住那些鸡毛蒜皮,老公常戏谑我睚眦必报。但在提升思考力这件事情上却挺有帮助的:别人的观点有道理的,立刻记住,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马上就能用,从大脑数据库提取相关信息的处理速度也快,大约和小时候学围棋时经常记谱和复盘有关。当然,记住不代表理解,至少不一定是深刻的理解,此时文字的作用可以就发挥到极致了。“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好习惯,也不会因为自己需要更长的时间消化吸收一些东西而自卑。所以,2014年真正理解,2015年真正实践出2012年的理论时,还是很欢欣雀跃的;而不是觉得“天哪,我怎么才明白”。此时自恋的我不得不自我表扬一下:其实有时候不怎么思考也是有好处的:我不需要把理论理解到100%透彻就敢冲出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总结,再调整。我从不惧怕冲出去的第一步,不怕会做砸什么。这里面有对自己的信心,也有对同事的信任。
再有就是思考力这个东西,就像骑车游泳一样,学会了就一直会,只是长时间不用会不熟练而已。所以,我再不思考,漫长的岁月里也是有进步的。而且大部分时间水平是螺旋上升的,偶尔会有倒退,但不会迅速崩塌。有这个认知,就不会太妄自菲薄。比如,工作前,我其实不喜欢提问,总觉得“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哪儿有那么多为什么,思考起来好累。工作后,却不得不培养了自己一颗“八卦”的心,对任何事实,都习惯性想了解更多事实,都强迫症一样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些答案背后还有没有答案,哪怕零碎和散乱。从一开始只会问固定问题,到后来因人而异设计不同类型和难度的问题,或者提问后先给一些思考的角度和思路,思考力水平肯定是在提升的,但也远远不够。还得学会快速从得到的答案中抓住核心意思,rephrase,并快速判断是否还要追下去还是可以调转枪头换个目标了。最后,最难的地方是,你得有一个结论,最好是鲜明的结论,且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可供参考。然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中庸之道,最好融合各家观点,不要有自己的特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敢不敢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结论?敢不敢把这个结论执行到位?其实心里还是虚的,哪怕有很多前人的经验保驾护航,但谁也不敢打一个百分百的包票(这也是为什么越是经验丰富如鱼得水,越是要如履薄冰)。此时前文中自我表扬过的傻大胆又派上用场,尽管心里虚着,但表面还是一副坚定的模样,很多事儿也还真就成了。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也懒得再读一遍去修稿(还是懒得思考的表现,捂脸),就这么发表一下,纪念我一直逝去的年华。只希望,自己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