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丝诺小姐:
好久好久未曾联系,还好吗?
最近忙于小说作品的连载,然后便是不断地被拒稿。在长久的自我怀疑中依旧笃定方向,我想这应该是有梦想的年轻热的生活常态。我时常的会感觉困乏,会感觉力不从心,会感觉我已经把事情做到了极致却还是换不来期望的回应。
我在北方出生,却一直想着可以有机会定居南方,成都也好,杭州也好,那都都好,只要是南方。最近台风过境,雷雨不断,打开窗户会有一股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充满你的肺腑,那感觉就像是书中说的南方雨季,那种潮湿的感觉不会让我觉得难过,反而可以冷静下来。
对于城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对于父辈来说,他们有极大的可能一生也不会走出出生的地方,因为在他们看来,生活便好,外面的世界并没有那么的精彩。
而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大学可能在一个城市,工作可能又在另外一个城市,因为恋人,可能,你又会爱上其他的地方。就像我,惦念着我的家乡,又关注着你在的地方。
我喜欢给每一个城市赋予一首歌,这样它仿佛更有感情,更加立体,而不会仅仅是一个名字。很多歌手已经帮我完成了这个心愿。像赵雷的《成都》,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的《康定情歌》还有我最喜欢的《南京》。有机会,我希望可以在一个不起眼的夜晚,我们彼此相依,听完这些有感情的歌曲。
“她说他喜欢郑州冬天的阳光,
巷子里飘满煤炉的气味,
雾气穿过她年轻的脖子,
直到今天都没有散去,
关于郑州我想的全是你。
想来想去都是忏悔和委屈,
关于郑州我爱的都是你,
爱来爱去不明白爱的意义。”
歌手李志的这首《你好,郑州》,让我这个从未去过郑州的人落泪。他爱的女孩在郑州,然而爱而不得是爱情的常态。以至于关于郑州的记忆都变得苦涩。
什么时候遇见你,什么时候失去你,都在这座城市里,化为此生永恒的记忆。丝诺小姐,你是听西方交响乐长大的人,不妨也试一下中国的民谣。我觉得音乐无论用怎样的形式,其表达的情感始终是一样的,不妨感受一下。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如果有一天定居中国,你会选择大理。
“谁的头顶上没有灰尘,谁的肩上没有齿痕,也许爱情就在洱海边,也许故事正在发生着。”
这便是你向往的大理,太多的爱情在这开始,又在这里结束,一切都是天意,我们也如此。
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反复的听《鹿港小镇》,最近又重新听这首歌,依旧觉得亲切。它与所有写城市的歌都不同,没有太多的悲情,没有太多的揪心的苦涩,更多的是一种归属,仿佛在你不远处就有一个鹿港小镇,不回家的年轻人都可以在那里被爱。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北方的一个普通的小镇,或许我有一天会带着眷恋离开这,无论我游荡在江南,还是爬行在西北,无论我走在最北边的风雪里,还是在最南面的海边,这些城市都将化作我的血肉,用它的姿态,纪念我所有的故事。
在这些城市里,你是否能听得见我对你的告白,丝诺小姐。夜幕降临,回忆一座城市,讲一个故事,想起一个人,低唱一首歌,不要求被思念,也很满足。
丝诺小姐,你又对哪座城市向往着,可否告诉我,我们将来的某一天,一起去看一看。 北半球唯一深爱你的人 Mr 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