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形篇》主要讲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保全自已,取得完全的胜利。
孙子认为,只有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才能夺得战争的胜利。
当取胜条件不足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充足时,则应采取攻势。因此,会用兵的人善于创造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处于必胜无疑的地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战胜已经注定要失败的敌人,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上述足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物质之“形”,是敌我双反军事实力对比的强弱,以及由本国国土的大小所产生的物产、军资、土卒的多少。总之,所谓的“形”是战争的物质条件。
古今同理,今日和平社会,虽然战争不常有,但是竞争仍然存在,而且呈现愈发激烈之势。“内卷”这个词的盛行也足以从侧面说明这一问题。
那么,在充分学习、理解孙子兵法的基础上,怎样让当今社会的个体——我们普通人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在愈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呢?
通过这一章《形篇》的学习,打造个人竞争力,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翻译成白话,就是善于打仗的人,首先自己不能被敌人战胜,然后静待制胜之机。不被敌方战胜这是说自己;制胜对方,这是说可以采取的策略。从这个观念出发,个体要想利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要强大自己。战争中如此,工作中也当如此。
具体怎么做呢?记得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要想得到某物,首先要使自己配得上它。这里所说的配得上,也就是通过不断学习进步,让自己变强大,最终使自己具备过硬的本领,变成不可替代的。那么不管你想拥有的配偶,还是你想取得的职位,就唾手可得了。我们要是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在职业生涯中,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孙子曰,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说的是,会打仗的人能让自己不被战胜,但也不一定能战胜敌人。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预测的,但不是凭主观愿望强求来的。什么意思呢?这里说的是,首先要做好自己,这是我可以控制的,属于我的能力圈;至于对方的所作所为就不是我们控制的。虽然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对方的情况,在经过客观衡量的基础上,可以预测战争的结果。
把这个策略用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学生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记得笑来老师在《定投改变命运》中讲到自己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无论在多差的环境里都总是有人可以脱颖而出呢?经过长期的思考和践行,他选择与实施了定投策略。最终脱颖而出,他成功了。具体到社会中的个体,我们需要保持一个学习的开放心态,一点一滴地积累自己的进步,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争取术业有专攻,努力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自己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独特的“这一个”。
总之,从《孙子兵法•形篇》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在社会竞争中,我们需要打造自己的护城河,通过不断学习,拥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清醒认知自己的能与不能,做好自己能力圈范围之内的事情。
以此自勉,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