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看着室友各种追剧,各种打游戏,自己也跟她们一样,生活中找不出一点精彩,觉得自己很迷茫,一名大一女生这样抱怨道。
前些日子,有朋友对我说,日子过的很压抑,干什么都提不起来劲,不想去上课,但又不得不上,感觉各种不爽。我给他的建议:找自己喜欢的事做,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只是他们,很多人都有一种通病,焦虑现在,迷茫未来。有趣的事情是,迷茫的人并没有做一些事情去解决,相反你会经常看到一群人相互表达一下迷茫,好像就没有迷茫了一样。就像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相互交换一下负能量,谈一下自己的专业课老师多么变态,谈一下自己又胖上了几斤,谈一下跟自己穿同款衣服的那个人有多丑。仿佛心情就轻松了,获得了一种暂时性的麻痹,饭桌上聊完都立志要改变自己,但是散伙以后,该干嘛还是干嘛。
以前我也是挺焦虑的,纠结高考的失利,纠结很多事情。但是这已经成为我无法翻过去的盘,但是我可以有机会让未来翻盘,因为在未来的平行空间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我。
想到了就去做,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喜欢看中国的野史,也经常了解奇闻诡事,发现以前我未知的一面和新的理论知识。没事的时候我也看看书,写写文章,在写文章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思维逻辑,这一切都挺好的,真的没时间去焦虑,去迷茫。
喜欢一件事情,就坚持下来,从当前的处境踏踏实实的开始,三年之后你在该领域会小有成就,你会得到一些赞誉,可以得到一些财务的回报,你甚至能争取到直接就业或者深造的机会。不过在这期间,你会遇到大量的挫折及放弃的诱惑,会消耗你的心力,体力,智力。但是如果你连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坚持不下去,那就说明你的能力很有问题了。
那些一事无成的人,其实很喜欢说,我其实就是不花时间而已。其实残忍的真相往往是,即使你要花时间的话,能做成什么样子,还真是不知道。
我信奉的一点是:如果你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也能做到足够好,你才有资格说,老子不干了。
当你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情,你会发现很多情况都会发生改变。
比如你喜欢化妆,可以成为化妆博主,你喜欢拍照,可以成为拍照达人,你喜欢看书,可以培养你的气质,你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做,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
你有四年的时间,你完全有可能建设一个新自己,因为不管我们从什么样的家庭和阶层来,我始终相信还是有比你更好的世界,这是值得你去达到的世界,这也是成长的意义所在。但是你如果什么也没有做,也许大学毕业的时候你只是花了家里一堆钱,攒了一堆教科书,打游戏到通关,然后拿到一纸文凭的高中生而已。
做好一件事情,在嘴上只是一句话 ,底下要支撑的要素太多了。而你的大学生活中,如果不能培养出自己做好一件事情的能力,而且的确做好了一件或者两件事,那根本就不是靠谱的生活。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要面对的事情,但是至少我们要努力做到,你把我扔到一片沙漠里,我给你长出一棵胡杨林来。
慢慢来比较快,没有任何的捷径可以走,为了能到远方,脚下的每一步你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