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对分教学模式》是我到惠州交流时才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这是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研发的教学模式。主要流程:
一,教师精讲(十至十二分钟为最佳)
此环节,师生可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层层推进,最多只能讲二十分钟。在东湖学校的老师是这样做的,他先展示学习目标,其次复习提问:什么叫方程?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等式有哪些性质?什么是同类项?怎么样合并同类项?第三,新课精讲:给出三个是同类项的多项式,让学生说出合并同类项后的结果,再将原第三个多项式加等号及常数,使其变成一元一次方程。
然后合并同类项,再根据等式性质2得到方程的解,并强调根据性质2今后换一个高大尚的名字叫把系数化为1。展示规范的解题步骤。
二,学生独学,完成任务单一,(7~8分钟)
任务单一的内容是围绕能合并同类项的基础题,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先是方程左边只有两项同类项,右边只有一个整数的,到左边有三个同类项,右边有有理数运算的。
三,同桌学生互检,互评,进行內化(5~8分钟)
学生先互对答案,看解法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样,则互相找原因。老师再给出答案,学生互相批改,如果对方存在问题,就举不举手,之前轮流起来讲评对方存在的问题及正确的解法。
四,拓展提升,分组讨论,完成任务单二的内容
分组讨论(前后桌4人)为一组,师给出规律题,列方程,得到可以合并同类项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出方程。
五,课堂小结。(3~5分钟)
问学生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让学生充分讲出自己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1分钟)
布置的作业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及练习册上的作业。
课程结束。
据惠州二中的书记介绍,上海市某校的老师,坚持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一学,平均成绩提升了三十分。惠州东湖学校也在数学学科先行先试,也初见成效。因此,我是比较幸运能在惠州二中的牵线搭桥之下,有机会观摩了东湖学校六(5)班和七(1)班的两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我回去学校后,也尝试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