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是我最敬仰的文化学者之一,也是在中国被称为“先生”的少数女性学者之一。
《走到人生边缘》是她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她关于命运,关于人生,关于生与死、灵与肉、鬼与神等问题的思考。
杨绛先生在即将步入百岁之际开始讨论哲学,这种讨论与学术无关,她只和自己讨论,是她对自己思想的认知和总结。走到人生边缘,她想知道留在身后是什么?前面等着的又是什么?
在开头的自序中,她写到: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再往前走,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体会,先生面对生命终结,人生必然的结局时,她心中的那份平和,平和中又有一份勇敢和洒脱,她是诚实的。
在讨论灵与肉的问题是,杨绛先生说:人生的价值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而这里的灵不是灵魂。而是人思想内的“自我意识”。
她把灵魂分开区别对待,杨绛先生说:灵魂虽然带一个“灵”字,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先生所说的“灵”是灵性良心,是识别是非,善良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
在讨论鬼神问题时,杨绛先生说: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就断为不存在。关于鬼神,先生不置可否,只说了自己经历的和听说的几件事,也许鬼神是有的,也许鬼神是没有的,先生只是用一种尊重的态度看待鬼神之说。
“我认为,身后的事无由得知,我的自问自答,只限于今生。”杨绛先生何等豁达,她只活在当下,其实人就应该这样,就事论事,不欺人也不自欺。
回想自己,半生已过,对于人生却没有先生那种通透感,很多事上依然迷茫执着。
泰戈尔曾说,这世上指责别人最容易,认识自己最难。杨绛先生活出了生命的通透,对自己也有很清晰的认识。
日薄西山,走到人生边缘,百岁老人依然在思考人生,这种认真对待生命的心态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