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在一个朋友空间里看到一组枯荷的图片,只是一瞬,便被那种凄凉所感染。那刺眼的蓝色,衬托着一片片被岁月打磨的荷叶,弯折的茎、低垂的头颅、宛如沧桑之后的反思。
偶尔还有亭亭玉立在荷塘中的莲蓬,宣告着一个个生命的又一次轮回。那时,我的脑海中便把“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句诗,幻化成了眼前这一幅幅凄凉的画面。
“留得枯荷听雨声”,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我一直在问我自己。一株长在淤泥里的荷,在历经了春的萌芽、夏的美丽、秋的成熟之后,留给冬季的便是满塘的枯荷。
然而,真正的美丽就在冬季,那长在地下的茎,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洁白;那零落成各种形状的叶片和叶柄,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就那样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孤独,注定是她的必须。但是,孤独却又是她生命的又一次回味和破茧。她不似春天的荷,透着羞涩的惊喜;也不似夏天的荷,张扬着夺目的美丽;也不似秋天的荷,颜色散尽模样还在;她就是那样的决绝和独立,头颅低垂,内心早已丰满如歌。
想到这些,不禁对荷生出一种敬意。一季一季的更替、轮回里,谁守在那一隅,用瘦了得情怀和相思,写就诗句一样的整齐和美丽?
枯荷,是一种姿态。是活到生命的结束依旧给人们带来的震撼与感悟。也许,那是累了,是看破尘世之后的淡泊;也许,那是繁华之后的凋零,是在尘世的烟火中听风沐雨。
她用心拂去红尘的纠缠,用淡然撑起了坚韧,用枝干画出了一个个不同形状的简笔画……尽管离去,也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无言的美丽。
枯荷听雨,是否也预示着一颗心的守望和执着?是否也像那些在逆境中的人,在遭遇了最差的命运之后,依然还有一颗不染烟火红尘的心?
想那夏日荷塘,硕大的荷叶,粉面荷花,该是听雨最好的季节吧?那时,风光无限好,那时,美丽的荷应该更有心情去听那雨打荷叶的声音吧?
然而,李商隐却独独要“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也许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也许只是一种心境罢了。然而,生活在逆境中的人,若有了枯荷听雨的境界,早已不是普通人了。
人间过客,浮萍踪迹。红尘俗子,总是人世一微尘。多少人能有枯荷听雨如此的境界呢?又有多少人可以把生命的繁华抛却,只为了在寒凉中,再一次品味一种难得的孤独,和那些在常人耳中最烦乱的雨声?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带着沧桑和禅意的味道从岁月的深处游弋出来,从一种境界达到了另一种境界,从一个灵魂渗透到另一个灵魂。想起,便总是让心有了彻悟和感动。人生浮沉,一切都是一个变数。但是选择怎样的生活,还是由自己的心来决定。
或雅或俗,都是一种曾经来过。每个人都不过是世俗里的匆匆过客,唯有用心活着,一切都变得坦然与豁达。
曾经的枯荷,也曾经生机勃勃,馨香满园,犹如人生的一段嘉年华。张扬、美丽、辉煌、悦目。但,当她历经人生的四季,再一次轮回到生命的源点时,败落也是生命的必然。
这败落中,有生命的感悟;有凋零之后的沉稳和淡泊;有看穿世事之后的洞明和不屑;有姹紫嫣红活过之后的平静和安然。荷,就这样,低垂的头颅,含蓄成满池的尘香。
枯荷,是瘦了的风骨;是沉淀后的含蓄;是历经风霜雨雪后的安静和等待;是在人生的风雨面前,别样的情怀。当雨点打在她的身上,别样的脆响,是生命中不可多得的天籁之音。
那是一种褪尽张扬之后的坦然,是看透了生命内涵的一种真实的存在。若一个人,也可以像枯荷一样,在繁华过后,依旧可以静静地倾听雨声,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平静和安然啊?这种坦然面对枯荣,静观世态浮沉的心境,又是一种怎样的温润如水?
枯荷,一种记录着生命曾经来过的植物;枯荷听雨,一种把人生看透的心境,总是会在该来的时节,静静地落下帷幕。静静地、静静地去倾听雨声的呢喃,那时的你我,又是怎样的一种来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