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在追求最舒服的生活状态,然而与人相处时才发现,不舒服才是一种常态。”
有时候,我们经常会想,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和冲突,我们的生活会变的多好。但很显然,这样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现实的情况是:冲突不是不可以解决,问题是它时常可能不可避免,不是在这件事上,就是在那件事上,不是在今天,就是在明天。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避免,学会与冲突相处,而不是期望消灭它。
刚回国时候,时常会因为开车与人发生冲突,尤其是感觉对方极其无理和做些愚蠢的驾驶行为的时候,会让自己感到很愤怒。
比如有一次赶着到一家公司下班前时间去办事情,天气很热,楼下转了两圈,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车位,这时候,突然一辆车就从另一侧钻了进去血。我一下子血就上头了,努力克制自己去跟对方理论,而他却一点没有歉意,反而跟我胡搅蛮缠,我立马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直接出拳打击。他不服气,去车里拿出车把锁,我一看,也马上到车后备箱拿出来一把大刀,对方被他朋友拉走了。大楼保安也来劝,帮我找了一个车位。后来想想,真的是没意义,而且后果可能很糟糕。类似情况,发生过几次,当然,大都只是动嘴,三字经冲口而出。完知道事后反省,明白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自己内心的急躁和焦虑的体现。现在开车,心境已经非常平静,遇到类似无理的鸣笛,强行进道,我基本上都会一笑了之,不会让自己内心起任何波澜。
与他人的冲突可能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压力和困难来源之一。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减少冲突,并在冲突发生时更好地处理它们,这可能代表我们生活质量的巨大转变。这可能意味着更深入、更愉快的联系、更安心的心灵和更大的精神力量。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在关系中是没有冲突的,而冲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分离了开来。我有别于我的愤怒、我的嫉妒、我的悲伤;因为有别,所以就有了冲突。比如说,“我必须克服悲伤。告诉我如何战胜悲伤,告诉我该如何对付我的恐惧。”所以冲突一直存在。但你就是悲伤。你和悲伤、和愤怒、和你的性欲没有区别,不是吗?你和你感受到的孤独没有不同——你就是孤独的。但是我们说,“是的,我很孤独,但我必须逃离它。”于是你光顾寺庙,或者投身娱乐。
There are very few human beings in the world who have a relationship in which conflict doesn't exist, and that conflict exists because we have separated the observer from the observed. I am different from my anger, my envy, my sorrow, therefore being different, there is conflict. That is, 'I must get rid of sorrow. Tell me how to overcome sorrow. Tell me what to do with my fear'. So there is conflict, all the time. But you are sorrow. You are not different from sorrow, from anger, from your sexual desires, are you? You are not different from the loneliness you feel - you are lonely. But we say, 'Yes, I'm lonely, but I must escape from it'. So I go to the temple or some entertainment.
——克里希那穆提
当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那会怎么样?当愤怒就是我,那会怎么样?你有没有探究过这个问题,还是你只是说一句,“是的,我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那毫无意义。去深入探究,然后搞清楚愤怒与你究竟有没有区别。我们的传统和制约都说,“我与我的愤怒是不同的”,所以我要对它采取行动。但是当你意识到你就是愤怒,你会怎么办,又会发生什么?
首先,所有的冲突都止息了。当你意识到你就是那个东西,所有的冲突就都止息了。我是棕色人种——就此结束。这是事实——浅棕色、深棕色、紫色或者无论什么颜色。于是你彻底消除了在你身上造成冲突的这个分裂性的过程。
也许你已经跟冲突、痛苦、悲伤和恐惧生活得太久了,于是你说,“它就是我的一部分,我会接受它”,而你一直就是这样做的。你从来没有探究冲突对大脑、对心灵、对一个人都做了些什么。如果一个人长期被冲突袭扰、轰炸,你知道大脑会怎么样吗?它就萎缩了。它变得十分狭小、局限、丑陋。而这就是发生在我们所有人身上的事。
有分裂的地方,冲突就必然会存在——内外都是如此。这种分裂从根本上讲就存在于“我”、观察者和被观察之物之间。有两个分开的活动各自在进行——这不是事实,因为你就是愤怒,你就是暴力。如果你理解了这一点,并且认识到了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那么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行动。
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有人在你面前突然堵车。那一刻你是什么感觉?你有什么反应?
假设你在某个地方排了很长的队,有人走到队伍的最前面,直接走到收银台。你马上想到了什么?
你和你的伴侣共进晚餐,他们迟到了20 分钟。没有电话。你坐在咖啡馆里——等了 20 分钟。你怎么了?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对所有这些情况的下意识反应是对他人的愤怒。人类的思想似乎以这样一种方式连接,我们直接从感觉受到伤害、受到威胁或以某种方式消除,到愤怒、责备和怨恨。它几乎是自动发生的。
有时,只需要有人忘记把垃圾倒掉或说了几句笨拙的话,所以在那一刻,我们会首先感受到一股不愉快的感觉,无论是受伤还是失望。然后我们几乎立即诉诸愤怒。
当我们的故事让我们陷入愤怒时
我们经常没有注意到的是,在最初的不愉快感觉之后,我们的感受如何变成了我们脑海中的故事,然后这些故事变成了愤怒的感觉,然后升级为冲突。
因此,例如,在看到垃圾没有被倒掉的最初那一刻之后,你会感到有些失望。然后你开始对自己说:“这个人太自私了,除了自己,他们不关心任何人。”现在这些想法会滋生愤怒,你很可能会带着很多责备与这个人交流,甚至可能以一场大战告终。
这种事情发生在人际关系、友谊和家庭中。它发生在工作、交通和邻居中。这些无意识的反应会导致人们多年不交谈的长期冲突。它可能导致破碎的家庭和有毒的工作场所。它甚至可能导致暴力和战争。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种愤怒和冲突的倾向呢?
答案在于好奇而不是愤怒。
如何保持好奇,而不是愤怒
当我们对另一个人的行为感到沮丧、伤害或失望时,我们倾向于做的是假设不良意图。所以我们的大脑倾向于讲述他们是一个多么可怕、愚蠢、粗鲁、可恶的人的故事,我们假设一大堆关于他们的行为意味着什么的东西。这往往会让我们生气。
相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到好奇上:
对你内心发生的事情感到好奇
首先,你可以对自己的感受从何而来感到好奇。注意你的大脑正在创造的关于他人性格、意图和动机的叙述,以及这可能如何影响你的心态。
好奇对方的情况
其次,对对方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好奇。不要假设你知道他们的动机和意图,而是提醒自己你并不真正知道。并考虑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同可能性。
例如,下次有人在交通中没理由的停在你面前,忘记做你想做的事情,迟到或犯错时,请考虑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可能性。
也许他们忘记了,因为他们心中有很多担忧
也许他们因为无法帮助的原因而无法做到
也许他们今天过得很糟糕(我们有时都会这样做)
也许他们急于求成是有充分理由的
他们可能只是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但并没有任何伤害(再次,就像我们有时所做的那样)
也许他们试图以非常重要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下一次有人让你失望,把你赶出去或造成某种伤害或犯错时,当你的第一反应是把他们描绘成你脑海中的恶棍时,看看你能不能放慢速度,变得好奇而不是愤怒,然后看看这可能会如何改变事情并对您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核心是学会站在他人立场想问题,而自己只作为观察者。
当你像这样重新构建你的想法时,你会放下冲突、敌意和愤怒,并在你的生活中为更多的理解、幸福和和谐腾出空间。
面对冲突常犯的错误
1、冲突中人们关注的更多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问题本身;
2、冲突中人们关注的是更多的是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标准,而不是客观的标准!
3、冲突中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彼此的观念或立场,而不是客观的双方利益!
4、冲突中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意见的对错,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避免冲突的方法
学会容忍
俗话说,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争论,有时候是一种很无聊的事情。与朋友争,争赢了,伤了的是友情,与家人争,争赢了,伤了的是亲情。与爱人争,争赢了,淡了的是感情。很多时候,说了,不如不说。辩论只能增加矛盾,沉默是金,世界不会非黑即白。糊涂一点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约翰-米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与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涵养,粘火就着,遇到不如意就发脾气,这样的人,谁还愿意与其交往。
非暴力沟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给出了一种表达模型:以事实为基础,讲感受谈需求,行动计划要具体不要笼统,也就是事实+感受+需求+要求。
先陈述事实,不要贴标签,不要质疑动机,不要有形容词,事实具有不可争辩性。讲感受而不是看法,需求承接感受,当你需要对方做出改变的时候,就要说出你的内心需求。没有明确需求会给沟通造成很大阻碍,让解决问题无从下手。表达时尽量使用第一人称,而不是第二人称。这样做的效果有二。其一,这样听起来问题在你,而不是在对方,会减少对方的防御性反应。其二,这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情况,让对方理解你的观点。
注意你的非语言行为。大多数时候,冲突是要靠语言来调解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要注意自己的措辞就可以了——顺便说一下,措辞很重要。要注意你表达自己的方式——你的姿势、说话的音调、眼神接触。不管你信不信,这些东西非常有助于解决冲突。
保持客观
不要猜测别人的想法,也不要急于下结论。我们都讨厌别人替自己把话说完,就好像对方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我们。就算你认为自己明白对方在说什么,理解了对方的初衷,也要让他们自己把话说完。这一点很重要,无论对方是在发泄情绪还是在和你交流沟通,他们都会能够自控。不要做“无所不知的胡迪尼”,总是喋喋不休地不让别人把话说完。
不要推卸责任。当我们感觉自己成为了别人攻击的目标时,出于自卫,我们会强烈地抨击对方。因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然而事实是这样做,反而会激化了冲突,更难收场。
生活中的冲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
健康的冲突,以及不健康的冲突。
前者指的是: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有自己需要捍卫的目标,冲突的目的是希望说服对方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占得上风。
而后者指的是:冲突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必要的程度,双方演变成了要「争一口气」,而不是聚焦在事情和问题本身。
前者我们一般叫做「争论」,而后者才是一般意义上的冲突。
如何分辨这两者呢?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一旦争论的焦点开始从眼前的问题游离开去,开始变成对于对方的人身攻击,翻旧账,顾左右而言他,或是用明显不合理的逻辑去狡辩,就变成了「对人不对事」,也就从争论变成了冲突。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呢?为什么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很容易演变成「对人不对事」呢?
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造成冲突的双方,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个心理:你让我不舒服了,所以我也一定不能让你好过。
这种心态,我们称之为「对等报复心态」。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反应:
你让我感到了不舒服,这是我的损失。如果整件事就这么过去了,那么我就吃亏了;
为了不吃亏,你就必须给我对等的补偿:
要么,给我一个台阶,让我感受到「我赢了」,从而挽回一些尊严;
要么,你也必须经历跟我一样的「不舒服」,体会到我的感受,获得跟我对等的损失,这样我才能觉得公平。
说白了,对等报复心态是怎么来的呢?它来自于我们一个根深蒂固的假设:公平世界假设。
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也必须是公平的。我们付出什么就会有对应的收获,做对了事情就应该得到回报,没有做错什么就不应该遭遇损失。否则,我们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就会崩塌。
简而言之,这个假设是我们对于世界基本的「确定性」假设的其中一环。我们需要让自己相信,世界是公平的、确定的,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意义和理由,否则,我们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之中。
因此,基于公平世界假设,当我们认为自己遭受到损失时,我们是很难让自己不去在意它的—— 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心态:我必须「弥补」我的损失。
明白了这个原理,你就可以理解很多事情。
比如,为什么许多人总是喜欢抬杠?许多时候,抬杠的人并非真的认同自己的观点,他只是在索求一样东西:求求你闭嘴,让我获得一种「我赢过了你」的快感吧。
同样,为什么许多人在冲突中总是不喜欢道歉、不喜欢认错?因为道歉和认错,都会让他感受到:我白白遭受了损失,没有得到补偿,而现在我还要再次遭受损失(认错),因此我无法接受。
总而言之,对等报复心态,会造成一个结果:在争论中,我们会逐渐把目光从焦点和问题本身,转移到另一件事上:我要赢,不能输。
这就是造成冲突的根源。很多时候,冲突无关对错,只是在于输赢而已。
不过,仅仅只是公平世界假设,其实还不至于造成对等报复心态。这种心态要想成立,还需要另外一种东西:
「自我特权意识」
什么叫自我特权意识呢?它指的是这么一种心态: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是不平凡的,是出类拔萃的。我总是会比别人想得更多、看得更远、作出更明智的决定。这样的我,怎么可能会遭受损失、会「输」?
自我特权意识,通常来源于成长过程中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不匹配。这样的人,往往在成长过程里有一个比较丰富的内心世界,但却很少能在外在世界中得到反馈和肯定;久而久之,他就容易形成这么一种认知:
「我」是最正确的,但别人的水准和眼界有限,因此无法给我公正的反馈和认同。而你们都属于「别人」,因此必然是不如我的。
换言之,这就像玩角色扮演游戏,把自己代入进去主角的位置一样,认为其他人都是NPC,自己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你可能会发现,这种心态跟公平世界假设,其实是紧密相关的。
按照公平世界假设,外在世界给予我的反馈,应该跟我本身是匹配的;但现在发生了不匹配,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为了维护「我」的优越性,以及世界的公平性,那只能是别人出了问题了:他们不够优秀,因此无法合理地理解「我」。
因此,这样的人跟别人进行争论时,往往无法合理地把自己和对方摆到对等的位置上,认真地考虑「其实对方是很有道理的」「有没有可能是他对了、我错了?」而是从一开始就默认:
对的那个人一定是我,对方跟我不一样,一定是他错了,我要做的就是把他的错误给纠正过来。
在这个前提下,他会怎么样呢?会把「赢」当成一种默认的结果。也就是,在他看来,冲突是一个不必要的过程,我本来就是正确的,你为什么要违背我的意志呢?为什么要跟真理作对呢?
因此,当他遭遇到失败时,就会无限放大这种失败,把这种失败理解为自己的「损失」,从而无法接受这种损失,产生对应的「对等报复心态」。
这里要提醒一下:上面这部分叙述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认为自我特权意识是「有或无」的状态,其实不是的,它更多的是「高或低」的程度差别。
为什么呢?因为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特质,就是更加关注自己甚于他人,所以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下意识的、潜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反馈,更倾向于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解释外界信息。
只不过处理得当的人能够控制这种倾向,让它不会干扰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而已。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现象,关键只是看它的程度有多高,以及我们自己能否妥善地、理性地控制它,保持一个平衡而已。
程度低,控制得好,那么就是一个正常的、良好的高自尊状态,可以很好地应对生活中的人和事。
程度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一个异质性高自尊,严重的话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自恋,从而在人际交往上面产生一些障碍。
因此,你也可以思考一下:在过往跟别人争论的过程中,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觉得对方是对的,很可能比你自己更正确,但就是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退让?
又或者,在你争论的当下,你非常笃定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但在过后回想的时候,又模模糊糊感觉:好像对方的观点比自己更有道理?
如果有的话,那么这也许就是你需要去关注和调整的地方。
明白了冲突的原理,这对我们在生活中化解冲突,可以有什么帮助呢?我们可以如何去尽量避免无谓的冲突呢?
维护良好的讨论模式
我在很多文章里讲过一个理念:讨论的目的是达成共识,而不是分出输赢。
一旦你开始在意输赢,开始感到「咽不下这口气」,开始产生「我要反击」「我要说得你哑口无言」的心态,争论就开始变质,向着冲突演变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都只会酿成不好的后果。
所以,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确这么几个要点:
焦点:我们产生分歧的事情是什么?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上面,不要分散到别的地方上。
目标:通过争论,我想让你去做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有效讨论(或争论)的关键所在。
进展:经过我们的争论,我们在哪些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在哪些问题上还存在分歧?这是在争论过程中需要时刻去思考和明确的。
随后,在讨论的过程中,时刻监控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一旦发现自己有下面这些征兆的时候,就及时提醒自己,不要把争论演变成冲突。
这些征兆包括:
开始「翻旧账」,提及跟当下无关的其他往事;
开始攻击对方的性格、特质、行为;
开始下意识、不经大脑地反驳;
说出一些自己都觉得站不住脚的话;
开始抓对方话语里面的瑕疵和小毛病;
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行为,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出于「想赢」,而不是追求共识,不但于事无补,并且只会把事情向愈演愈烈的方向推。
因此,一个有效的技巧是:在讨论的时候,采取「自我抽离」的做法—— 亦即让自己拔高视野,想象自己现在不是当事人,而是浮在空中,从第三方的角度,去「俯瞰」这两个人的争论。
这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避免情绪的困扰,避免陷入情绪失控之中。
纠结输赢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做有用的事。
保持透明的沟通态度
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什么是透明的沟通态度?其实说白了就是「有话直说」:
你心里想什么,就坦率地说出来,让对方最大限度地明白你的想法。而不是找别的理由来搪塞,或是赌气说一些可能伤害到对方的话;
同样,你不妨先假定:对方是善意的、是有意愿跟你一起解决问题的。因此,对方说了什么样的话,不妨先按照他话里的意思去直接理解,而不是自作主张地进行曲解,去揣摩对方没有讲的「言外之意」。
以文章最开头的例子为例:一个透明的沟通态度是什么呢?孩子坦率地告诉父母:你们这样做,会破坏我对你们的信任,这样可能会使得我以后不敢再相信你们的承诺。而不是任由情绪失控,去指责和痛骂对方。
父母更好的沟通态度,是坦率地告诉孩子:我们不是不愿意给你钱,而是担心你乱花了,把钱都花在游戏上面。而不是用一副「我是为你好」的姿态,凌驾于孩子之上。
同样,在工作中,如果你对同事有不满,也请坦率地说出来,告诉对方:你上次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给了我不好的感受—— 而不是憋在心里,让自己始终存在芥蒂。
生活中,如果你对家人有意见,也坦率地说出来,告诉对方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同时保持对于对方的信任,预设对方是愿意沟通的、愿意解决问题的—— 这才是一个好的相处模式。
一旦双方能够讲清楚自己的想法,那势必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让问题得到解决,最少也能缓解。而不是把问题推向另一个极端,造成误解甚至怨恨。
举个例子:
「你上次在会议上开了一个玩笑,说我的PPT像临时赶工赶出来的,这个玩笑让我很不舒服,因为我感觉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否定了。所以我想跟你讲清楚我的感受,也希望你以后不要开这样的玩笑。」
「你说话的时候总是会用一种命令的口吻,这种口吻让我觉得自己没有话语权,只能听从你的安排,所以我希望你以后能多跟我商量,而不是让我觉得什么都应该听你的指挥。」
不要去说会伤害到别人的话,我们要做有用的事。
以终为始,平等相待
什么叫以终为始呢?就是问清楚对方的需求,明确对方想要什么,再从需求出发,把需求作为目标,通过沟通来实现双方的需求。
什么叫平等相待呢?就是不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在对方身上,接受对方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喜好、立场,我们要做的是交换意见,而不是强求一致。
简单来说,就是在讨论的时候,问清楚这三个问题:
你的需求是什么?
你希望我做些什么?
你怎么看待和理解我的看法?
做好这些,可以解决生活中90%的问题,也可以避免绝大多数冲突和矛盾的产生。
生活中,许多人常犯的毛病,就是过度关注自己,而漠视了对方;一心想着「为你好」,但压根不知道对方究竟想要什么;总是认为「我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忽略了每个人的想法都可能是合理的。
不要成为这样的人,我们要做有用的事。
不要害怕和回避争论。
许多内向的朋友一定都有同样的困扰:总是很难坚定自己的立场,害怕引起别人的不快,经常顺着别人的话去说,容易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担心引起争论和冲突。
不要这样。
只要你相信自己是对的,那么就不妨坚定一点—— 试着去捍卫自己的想法,并在良好「争论」的基础上,把你的想法传达出去,尽量试着去影响和说服别人,让别人愿意相信你,认可你,接受你。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内向者最容易缺乏的能力。
因此,不妨把每一次争论,都视为一种增加经验值的机会。我们要避免冲突,但不妨通过良性的争论,去捍卫自己的观点,提升表达自我、影响他人的能力。
这会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提升和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