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球爸,笔名:磐石。为理想中的生活努力,从阅读开始吧。为更好的记录家庭的成长,推广家庭阅读,我将每天写一篇文章。这是我每日一篇原创文章的第7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晚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印度合伙人》,该片根据印度草根企业家阿鲁纳恰拉姆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主人公发明低成本的卫生巾生产机,为印度农村的经期卫生观念带来变革的故事。故事除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和坚持外,给我最大感触的是人们的麻木。
图片发自简书App
麻木是一种可怕的现象,现在多少人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麻木了,觉得得过且过,无所谓了,甚至对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事也丧失了思考能力,不去争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
人的大脑是有惰性的,你越不去用,就会越用不起来。就如同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阐述的,人的大脑分为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简单的来说就是如走路,吃饭,开车等,你已经形成心里表征,不需要过多思考,甚至是能形成条件反射的行为,而系统二则是需要你去推动,思考的事,这两个系统的说法与舒适圈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谓的开启民智,我的理解是让人们能够进行自我的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曾听樊登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真正聪明的人,永远是带着不确定性的。为什么,因为他一直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直在提升自我。若不想成为麻木的人,那就先去学习思考吧,阅读与写作是一条路径,我现在刚起步。
其实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都有在进行阅读与写作,是不是觉得进入社会工作后,就被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事所扰,而丢失了原来的自己,慢慢的麻木,如同活着的木偶,那么,不妨试试回到学生时代,把你认为珍贵的东西都找回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