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走到成俊毅跟前,由于饥饿昏了过去。成俊毅赶紧抱住她,把她放到车站旁边小吃摊的条凳上,给小吃摊老板要了一碗热水。女老板挺热情的,端了一碗水过来。他接过水,尝了一口,温度正好,扶起姑娘,把碗慢慢地放到姑娘嘴边,一点一点喂她。
过了一会儿,姑娘睁开眼,缓过劲来。姑娘就把包被偷告诉了成俊毅。成俊毅听了姑娘的遭遇,觉得这姑娘挺可怜的,给姑娘买了一碗面条。姑娘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饭,姑娘稳了神。两人聊了起来。成俊毅这才知道姑娘叫高红丽,老家是河南周口的,家里孩子多,穷的经常吃不饱饭,盖不起房子,也给不起女方彩礼,大哥四十多了至今还没有结婚,想让她给哥哥换亲,对方比她二十多岁。她不愿意就跑了出来。
聊的时间长了,天都晚了。成俊毅见女孩,没地方住,他在附近找了一个小旅馆,让姑娘住下。第二天,他送姑娘去车站,姑娘却说什么也不走,说他是个好人,她没地方去了,她喜欢上他,想跟着他。他也挺喜欢这个直爽漂亮的姑娘。他就带着姑娘回来了。
成之信劝成俊毅过来帮忙。成俊毅经过这次折腾后,心也踏实了。他高兴地答应了。
高红丽来到村里像一颗定时炸弹,立刻传开了。成俊毅他爹成新亮又喜又愁,他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小子俊良二小子俊勇都结了婚,大女儿军花嫁到了邻村林庄,二女儿军英去年出嫁,婆家是孙屯,小儿子俊毅要不是退婚那档子事也就结婚了,出了事在附近村找媳妇都不好找,他是上了愁,喜的是小儿子做生意没做成,带来了一大姑娘,人长的精神,说话干活也利索各方面都不错,媳妇是不愁了,可又觉得这样稀里糊涂地给孩子结婚,让人笑话。他们一家子商量来商量去,让高红丽先走,他们随后过去提亲。高红丽见成俊毅这边条件挺好的,不想走,想和成之信一起去。最后没办法,让成俊毅带着高红丽,拿着彩礼,去高红丽老家河南提亲,征得人家同意了,回来在结婚。
半个月后,成俊毅、高红丽领着哥哥高红刚回来了。他们到了高红丽老家,他们见女儿愿意,而且男方是当兵的不说,还肯多出彩礼,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他们婚事,让高红刚过来看看。一连几天,高红刚都被热情接待。他看妹夫一家老实能干,说理,没得挑,尤其是看到新盖的四间表砖房更是喜上眉梢。
高红刚走后,很快成俊毅家举行了婚礼。成俊毅家的亲戚、一家子都来了,屋里、院里站满了人,新添的嫁妆录音机放着河北梆子,热热非凡。院子里支了大铁锅,熬着绿豆粉皮肉菜,周围挂满大红的、粉红的、杏黄各种颜色的幛子,上面用红纸写着进情人的名字,贺词,在微风中飘动。成之信从小和成俊毅关系要好,他自己单独花六十块钱买了一块大红幛子,算是进情最重的了,被管事的放到了北屋拜天地墙旁边的显要位置。
热闹了一天,成三白天闹了一天媳妇,到了晚上更欢了,他领着一伙人变着花样地闹起洞房。成俊毅见闹得厉害,在场保护媳妇,别人都不好意思闹了,几个人使眼色把成俊毅推到外屋。高红丽给成三费了半天劲才点着烟,成三还是不依不饶的,非要和新媳妇亲个嘴才走,他的条件一提出来,围观的立刻起哄。他得意洋洋的,认为这回难住高红丽了。高红丽见成三说话不算数,很是生气。她腾地站了起来。
让成三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