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一个跛脚、伛背、缺嘴的人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了。一个颈瘤大如瓮盎的人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的了。
所以,在德行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而在形体方面的缺陷别人就会有所遗忘,人们不会忘记所应当忘记的东西,而忘记了所不应当忘记的东西,这就叫做真正的遗忘。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年轻的时候,容易看外表,经过岁月历练,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越老才越能吸引人,低一个层次说,任何一个领域做到极致的人都能让别人忘记他其他方面的缺陷。
所以,选一专业做到生命结束,都是极致的人生修炼。目前我学了两个专业,化学和统计,自己年过中年又喜欢诗词、人文类。其实统计是一个工具,运用到自己的喜好里,既能做自己喜欢的,又能提高技能,何乐而不为呢。
我想自己的人生目标慢慢清晰了,有时候半途而废,三分钟热度这样的人不是天生不能坚持,其实都是没想清楚自己的长远目标,一个人一旦想明白了自己一生真正想做的事,退休都不在考虑范围内的时候,就是真正喜欢的事。一旦确定了,也就不会中途被别的吸引了。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斲,恶用胶?无丧,恶有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
因而圣人总能自得地出游,把智慧看作是祸根,把盟约看作是禁锢,把推展德行看作是交接外物的手段,把工巧看作是商贾的行为。圣人从不谋虑,哪里用得着智慧?圣人从不砍削,哪里用得着胶着?圣人从不感到缺损,哪里用得着推展德行?圣人从不买卖以谋利,哪里用得着经商?这四种作法叫做天养。
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所谓天养,就是禀受自然的饲养。既然受养于自然,又哪里用得着人为!有了人的形貌,不一定有人内在的真情。有了人的形体,所以与人结成群体;没有人的真情,所以是与非都不会汇聚在他的身上。渺小呀,跟人同类的东西!伟大呀,只有浑同于自然。
这也是为什么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因为人太渺小了,一个人力量弱小,大家都认同,所以人要处人际关系,以为一群人力量就大了,其实所依存的这个人群,在庄子眼里也是渺小的,只有顺应自然,与天合一才能更可靠。
如同最近太平洋火山爆发,一群人的力量也无法抗拒大自然,真正聪明的人应该顺应自然,总结自然规律,就不要跑到地震带上生活,起码不要长期生活。
我突然想到,像苏格拉底、康德这样公认的大哲学家,他们一生也没有行万里路。康德一生都没走出他的小镇子,每天极致自律,回家吃饭比教堂的钟都准时,以至于镇上的人把他当钟表用。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
惠子对庄子说:“人原本就是没有情的吗?”庄子说:“是的”。惠子说:“一个人假若没有情,为什么还能称作人呢?”庄子说:“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怎么能不称作人呢?”惠子说:“既然已经称作了人,又怎么能够没有情?”
这一段也是我上一篇中的疑问,人没有情了又有什么意思呢?
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庄子回答说:“这并不是我所说的情呀。我所说的无情,是说人不因好恶,而致伤害自身的本性,常常顺任自然而不随意增添些什么。”
所以,庄子的无情不是没有感情的意思。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惠子说:“不添加什么,靠什么来保有自己的身体呢?”庄子回答说:“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可不要因外在的好恶而致伤害了自己的本性。如今你外露你的心神,耗费你的精力,靠着树干吟咏,凭依几案闭目假寐。自然授予了你的形体,你却以‘坚’、‘白’的诡辩而自鸣得意!”
还是有些晦涩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