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和借书都是读书人经常会做的两个行为,当然现在买书的行为更多,而借书却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买书很方便,也很便宜,随手可得,而借书需要看实际情况,比如我只能到图书馆去借,而图书馆离家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喜欢买书。二是现在好多电子书,对于一些无珍藏价值的书,完全可以用电子书来代替。
我喜欢买书,但我认为就阅读来说借书更胜于买书,为什么呢?我家就有好多的书还没拆封,每次兴致勃勃的买书,付完钱的那一刻,仿佛这本已经读完,往书架一放,可能就完成了,许久不曾翻看,所以我才有那么多的新书,从来没看过;而借来的书是需要还的,有时间限制,所以我们就会迫使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又因为书不是自己的,所以一些内容会做笔记等等,所以借来的书更有看的动力,阅读效率更高。
那是不是都不用买书了呢?我认为不是的,我现在的买书的前提是这样的:
首先,当我刚听到一本书,刚接触一本书的时候我可能会查询一下主要内容,目录什么的,一般是上某宝网或某当网上看,书的目录总体框架,还有评论,如果证明有价值读我会进行下一阶段的探究查询,如果并不是我想要的书我在此阶段就放弃了;
然后,对于通过第一阶段的书,我会再上豆瓣上看,书的评分,对于评分高的,我会再走下一步,否则放弃;
再次,通过上二阶段的书基本是可以读的了,在这一阶段,我一般采取两个办法,一是看有没有听的素材,把此书先听一遍,二是看有没有电子书,可以试读一下,对于这两阶段下来,还被认可且值得购买的话,直接进入下一阶段,否则只停留在此阶段;
最后,如果通过以上三阶段的书,我认为就是值得购买的书了,那我就会在网上或书店进行购买并收藏了。
当然,其实以前的好多书都是一时冲动买下的,内容也比较一般,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但今年我买的书都是经过这些步骤买下来的。而且的确不后悔,比如上月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我是看完推荐,然后在微读书上看完整本书后,才购买的,而这本书的初版是1940年,那么多年,一直销量比较好;比如《围城》也是豆瓣评分也高,而且我认为比较有文学价值的,所以买的,象这样的书买了是不会后悔的,还有一些工具类的书,因为使用频率比较高,所以也有必要买。
无论买的书还是借的书,其实在读的过程都需要花时间,只是有的书可能花的时间多些,而有的书花的时候少些,曾经我也希望我能如传说中那样,有过目不望,一目十行的本领,迅速获得书中的信息,但其实这是不现实的,不是说达不到,而是在知识储备不足,读书不多的情况下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一个人如果读书很多,那么他的理解力池子就会很大,读书时能产生的神精元链接就会很多,所以才达到了一目十行,过目不望的境界,而这一切都只是多读,多读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达到。
读书的好处多到不言而喻,在此就不累述了,希望能和各路爱读书的朋友共进退,读尽天下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