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满足人民盼点,多谋民生之利。改革要不断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随着社会不断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也随之不断变化。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深刻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政策制定和落实的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这些新盼点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
在强党性中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员干部要时刻以人民为中心,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党性修养,树立牢固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学生,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意见,汲取人民智慧,扎根人民群众,一以贯之地紧紧依靠人民,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在学思想中悟透以“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在工作中:“群众带着问题来,我们要带着感情接待,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诉求合理的要解决到位,生活有困难的要帮扶到位。”我们要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严格按照工作求开展工作,迅速拿出方案,加强跟踪督导,尽快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和实际困难。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生动体现了执政党高度关注民生、尽力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权表现。只有确保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和享有政治权益,才能更好地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实现人民政治权益方面的价值目标在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破除封建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强化其政治主体性,促进人民群众政治人格完善。
在重实践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具有真理力量,而且不断彰显实践伟力。正是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体现一切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人民干事创业”,充分体现一切依靠人民。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