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一个套子,所谓的专业就是一个噱头,高考也就是一个玩笑,一本二本直到大专技校不过是一个名头。真当回事那无论考好考坏都是必输无疑,如果作为成长中的体验,即使名落孙山也是一场嘻哈经历。
高考赢了,怎么了!还不是要继续努力吗,还不是要不断经历着所谓的大学生活吗。考砸了又怎样,不还也要生活继续吗,未来未知的路不也要加倍努力吗,如不这样,必然会继续砸,继续败北,如坚忍不拔的前行则尚有希望,亦可能东山再起。这些变化都说不准,事在人为的道理,就在每一时刻不断的发生。
今听我妈说,她一好朋友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的分数不甚理想,离二本分数线还差4分,打电话给我妈诉苦,觉得孩子考成这样天都要塌了,为孩子的成绩担忧至极,自然我妈要安慰,更自然要说起我的求学历程。哎,我自己觉得的我的上学历程没有什么值得当范本的意思,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学生。我这一路学上来也都是这样磕磕绊绊,一瘸一拐的爬上了所谓的应试教育巅峰,其实觉得自己依然普通至极,或是自己依然不属于什么精英。
在今天一提到高考的出分,我又再一次认为时间的匆匆,距离我那年的高考已经转眼过去6年了,想起我当年不也是在高考的漩涡里绕的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如今再次看见后辈在走我的老路,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酸楚,但隐隐的想要苦笑两声。因为好在我现在看比之前清楚一些了,或是自己活的比6年前的自己明白一点了
再说道我妈朋友的小孩,分数相差4分,要不参加补录,去外地像我一样,放逐他乡、漂泊异地,好好享受一下中国其他省份的风土人情。要不索性留在北京上个专科,学个好一点的专业,一切都还是刚刚开始。但是这孩子,想要学医,也算是一个有志少年,偏爱中医,喜好医学,有一股非从医之道不学的气势。那这样就不好办了,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下,要不成绩优异,怀揣理想,幸运的话,可以实现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要不就是成绩虽然不行,但是依靠着理想的信念,考上三年四年的,拿着青春的资本与这应试教育血战到底,一般老天爷会看不过去的,肯定会天道酬勤,但是这样战士当走过这一段路的时候,他们会怎样的回忆曾经的奋斗,是酸酸甜甜,还是潸然泪下,这就都看他们的造化了。但是如果成绩没有达标,理想还不能放弃,还不太想委曲求全,那还真有点要和自己过意不去的味道。现实的才是梦想的初衷,更多的时候要符合现实。
分啊!学生的命根呀!这下我妈那朋友的孩子小猪命根少了4分他现在是什么样的感受,但他妈绝对是心碎了一地,有一种欲哭无泪之感。我觉得先冷静一下感情,反思一下当下的高考,扫视一下目前的大学环境。分数的结果,用心灵鸡汤说,那只是你前一段的努力的成果,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结果的相差4分,导致了现在小猪和他们一家的消沉难过,这4分,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可能有关乎认真的程度,有关乎学习的能力,但是这一切,确实的发生,成绩的落榜,在面对这样的现实的时候,才是高考的真正开始,才是考验心态的稳定的开始。如果家长怪孩子不够努力、责备孩子的无能,孩子认为自己的失败,那这生活中的面度现实的考试才算是一败涂地。
我一直在思考谁才是高考真正的赢家,是各个省市的状元,是奋战高考前线的老师,是含辛茹苦的家长,是莫测高深的高官,是静观事态的名校,还是只要有学上就是王道的芸芸二流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