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两张图,是同一外国媒体对我们国家近期防疫政策调整的评论。
我去核实了一下,这两张图确实不是杜撰的,客观存在。
11月30号文章标题为《清零给中国经济带来沉重代价:高失业率、增长远低于预期》,体会这个标题不难明白,主笔人想表达的无外乎是批判我们的清零政策,认为应该立即开放。
而紧接着12月2号,3天不到,同一媒体又发表了标题为《中国防疫困境:“清零”难持续,开放恐致病例灾难性激增》的文章,主笔人明显态度180度转向,开始批判起中国的放开。
纽约时报这家媒体就像精神病一样,左右互搏,反复横跳。
清零批评,放开也批评,总之它就是高高在上,一副悲悯众生的姿态。这也从侧面让我们明白一件事,所以美国为什么会长期陷入党争分裂,原来真的是有原因的。
当然,这次我们不想把目光落在美国党争的问题上,而是想追寻另一个问题:西方对放开态度上的反复无常,到底怕什么?
我们就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分别展开来谈。
关注童子不迷路,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1 西方怕中国经济复苏
大家都知道,推动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先来说消费。
消费是带动经济的大头,毋庸置疑,有数据显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值都在50%以上,
注意这个数字,贡献年均50%以上。
所以,一旦居民消费恢复,不但能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还能带动生产和投资,促进银行信贷和金融市场进入活跃。
中国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双循环的战略,大家应该还有印象。
其中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既然想让这个双循环转起来,如果内循环是轴心,那么扩大消费就是内循环这颗轴的重要发动机,意义非常重大。
那怎么做才能重启消费呢?
很简单,防疫抑制了消费;想恢复消费,解决方案就是放开。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说,疫情三年了,班都上不了,我哪还有钱消费啊,贷款都还不上了!
其实你只是站在你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你的屁股决定了你的脑袋。
而广大从事第三产业的,比如餐饮,旅游,交通、娱乐那帮兄弟,可是正等着“消费”这锅米下锅的。
比如饭馆希望重新开业接待食客,商场希望客人重新光顾,旅游公司和景点希望大家恢复出游,飞机和铁路希望旅客重新出门。
而这,首先都需要疫情放开。
一旦允许老百姓自由流动,被压抑的消费需求自然就会得到释放。
百行百业赚到了钱,自然这些钱会重新回流国家,贡献经济增长;也会流向其他行业,促进商业蓬勃。
咱们国家不同于那些纯靠市场大手动手动脚的国家,咱们的政府在经济民生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像火车停下来要 重新发动,起步的时候必须有很大外力介入和带动;只要国家利用政策因势利导,消费自然就会复苏。
比如消费券,比如转移支付,比如小微企业贷款,比如免税政策,我们政府有很多工具可用。
防疫政策选择这个时候放开,主要是因为病毒毒性已经降低,再坚持下去已没有必要;促进生产生活,恢复民生才是更加重要的任务。
而这正是西方世界害怕的。
他们怕什么呢?担心咱们的防疫政策放开,人民恢复消费,接下来就是中国经济的重启和复苏。
消费的恢复不仅会鼓了人民钱包,带动中国经济的起飞,还会拉动对中国经济的再投资,届时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也意味着要重启。而以中国拥有全门类的工业体系这个能力而言,工业链、产业链一旦重启,世界资本和投资要加快从西方世界脱离,进入中国产业体系。
东方雄狮醒过来,西方韭菜无处割。
这才是他们惧怕的深层原因。
而启动键,就从消费开始;而消费,始自放开。
所以,你懂得,不用我过多解释。
然而,这才是西方惧怕中国放开的原因之一;接下来我们再谈谈中国三驾马车之二:出口。
2 西方担心自己内需和出口崩溃
接下来我们谈谈中国三驾马车的第二驾,出口。
前面我们分析过,随着放开消费能力必然提升,国内乃至国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自然会增多。而这就自然给到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新的发展机会。
虽然国际上某些国家对我们搞小集体,玩友岸外包;但并不影响我们在全球更多国家中的商业协作。
其实中国的制造能力一直都在,无非是因为疫情暂时按下了停止键;随着放开,中国优质价廉的产品会再次远销海外,顺带着拿下全球订单。
比如:最近江苏苏州组织外贸代表团,已包机赴日本归来,拿下意向投资18亿美元,接下来还要再包机开赴德、法再谈订单;而浙江宁波方面,正在组织百团千企万人赴海外拓展市场,计划拿下100亿美元外贸订单。
这些经济大省已经开始行动。
其实对外出口这件事,既有共赢,也有零和。
所谓共赢,随着出口贸易的恢复和增多,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将会和全球供应链产生更多的链接,参与到全球深度合作,大家一起赚钱发财。
所谓零和,你国供应链产业链对外的链接,对应的就是他国已有链接的断开,你对外出口的订单恢增多,意味着其他国家出口订单的减少。
在中国疫情治理这几年里,客观上确实发生过别的国家抢走我们的订单的事情,比如印度、比如越南。
但中国的核心竞争力非常多元:既有广大的消费市场,又有稳定的能源供应,还有价优的生产原料供给,和高学历的技术工人。
这些综合优势是别的国家 很难给到的:他们要么缺稳定能源,比如水电;要么缺乏市场,造出来的东西还要转运出口;要么生产必须依托来料加工,供应不稳定;要么工人素质低,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所以中国放开,一则意味着某些国家对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的围追堵截即将失败;二则意味着自己的产品、市场要被中国货抢占;三则意味着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对自己市场产品的回归和替代。
他们确实很紧张,很害怕。
当然,目前全球消费正在面临萎缩,有些报道好像也在展现一些事实。
最近美国财经频道CNBC最近在一篇报道中,第一段如是说:“由于需求暴跌,美国在中国的制造业订单下降了40%,这或迫使中国工厂提前两周放新年假。”
接下来,在中间部分,CNBC如此写到:“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生产订单的下降也影响了越南——生产订单的缺乏加上贷款利率的上升,导致越南许多公司不得不关闭工厂,而不是签订新的合同”。
然而市场消极的背后,也有一些诡异的事情正在发生,该篇报道在结尾处还提及,德国对美国贸易正在不降反升。
“9月,德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了近50%。与2022年前九个月相比,德国机械工程部门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了近20%。”
所以你看,单从新闻前面看,美国需求正在萎缩;然而结合所有内容来看,无非是美国的平衡手,因地缘政治原因不买中国货,改买了欧洲货。
假以时日,格局必变。美国可以继续买欧洲,但世界很快就要买中国。
说完了消费和出口,咱们最后再来看看投资。
3 西方怕资本外逃,流向中国
经济增长,一靠消费,二靠出口,三靠的就是投资了。
最近如果你有留心,就能关注到很多报道都在集中释放一个信号,什么信号呢?
海外市场看好中国,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正在恢复。
股市、汇市的强劲回升就是信号。
首先是过去几天里,中国股市上涨。
数据显示,过去4周,北向资金连续净流入合计达到716.38亿元人民币。
在亚洲管理465亿美元资产的英国基金公司,安本集团高管接受采访时说,“我确实认为,至少可以说对中国股票的估值不高,投资者应该重返中国了”。
高盛集团表示,“中国股市将在2023年跑赢全球”;美国银行表示,“我们已在战术上看好中国股市”。
香港《南华早报》对此做出如下表示,“受北京调整防疫政策的吸引,海外投资者在经过两个月的抛售后又恢复购买中国股票。对错失机会的担忧正推动资金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这助推中国股市的估值提升了1万亿美元”。
业内人士称,已经开始把目光聚焦在消费行业、医疗、与财富相关的金融服务、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创新等领域。
看到这些报道后,后知后觉的我还专门看了眼我买的消费类基金.
果不其然,终于开始起死回生了,它涨了,我很开心。
股市上涨,人民币汇率也开始回归。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 的汇率已经回到6区间,报道称,“从7.25升到6区间,仅用了5个交易日”。
当海外市场普遍看好中国经济时,西方世界必然会惧怕。
资本从来无国界。资本的流向对国家而言,就是一场零和博弈。
流向他国的资金,自然要流出本国,势不可挡。
而资本流出,股市不景气,老百姓会怎样,企业们会怎样,就不用我多说了。
总而言之,虽然西方世界不喜欢,但也无奈于中国防疫政策的放开,眼看着中国经济的再次复苏,到底是“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还是吃到了柠檬就说柠檬甜”,个中滋味,留给它们慢慢品尝吧。
之所以害怕,只因对手太过强大。
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边风景独好。
我是童子,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朋友们的点赞转发和关注,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