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很多人的愚昧源于认知低,而认知低下在于自身获取知识、开拓眼界、开放胸怀、发现规律能力的匮乏,这样的人很容易受外界事物表面现象的迷惑,导致自己目光短浅、情绪不稳、意志薄弱等问题,使他人察觉这样的人很愚昧。
《学经》说:
七声令人失聪,五色令人去明,七情令人生执,五味令人生贪,名利令人生妄。
愚昧的人是自己的眼睛、心性被假象所蒙蔽,并不是先天智商不足。
所以,愚昧的人也并不一定会永远愚昧下去,只要积极改正,是可以变聪明,甚至拥有大智慧。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虚妄之心变重,变得越来越偏激、执着,也会显得愚昧。
所以,神秀说: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常去擦去心灵上的尘埃,使自己保持明心见性。
具体怎么做呢?
智者不居难得之货,以断其妄,圣人不迷声色之形,以知其本,贤者不恋五味之实,以消其害,达人不纵七情之欲,以明其心。
“不居难得之货”、“不迷声色之形”、“不恋五味之实”、“不纵七情之欲”,就可以去除愚昧,看透事物本质。
有人会问,难道我什么都不存留,什么都不听、不信,内心没有欲望才可以吗?
并不是,任何极端的做法最终都会形成相反的效果,因为“物极必反”!
古人云:
天地之间,阴阳相化,气灵相感,动静有常,因清而得浊,静极而生动,过犹不及,自得守中。
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两个方面,正如《易经》所说:
一体为二相,二相为阴阳。
阴阳本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他们并不是二元对立水火不容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且任何一方不会灭绝。
如果一个人为了不让自己愚昧,过分的不迷声色、不恋五味、不纵七情,那么,表面看上去他明心见性、能看透一切,实则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依然陷入了虚妄、偏执的境地。
所以,《道德经》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其以为和。
万物负担着阴,环抱着阳,阴阳相互中和,形成和谐的状态。
这个状态就是“守中”。
“守中”才是真正要达到的状态。
(接下来的内容,明天接着说)。